迪拜哈利法塔浅析

迪拜哈利法塔浅析

ID:46059985

大小:5.21 MB

页数:30页

时间:2019-11-20

迪拜哈利法塔浅析_第1页
迪拜哈利法塔浅析_第2页
迪拜哈利法塔浅析_第3页
迪拜哈利法塔浅析_第4页
迪拜哈利法塔浅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迪拜哈利法塔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迪拜哈利法塔目前世界最高建筑浅析建筑1201班王玲工程简介迪拜哈利法塔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由美国SOM公司设计,工程总承包单位为韩国三星,我国江苏南通六建集团公司承包土建施工,幕墙分别由香港远东、上海力进、陕西恒远三家公司承包。自2004年9月至2010年1月。总工期为1325天,用工2200万工时,总造价为l5亿美元。建筑总高度为828m;混凝土结构高度为601m;基础底面埋深为30m;桩尖深度为70m;全部混凝土用量为330000m;总用钢量为104000t(高强钢筋为65000t型钢为39000t)。总

2、建筑面积为526700m;塔楼建筑面积为344000m:塔楼建筑重量为50万t;可容纳居住和工作人数为12000人;有效租售楼层为162层。建筑设计哈利法塔的建筑理念是“沙漠之花——DesertFlower”,平面是三瓣对称盛开的花朵;形成一个Y字形。立面通过21个逐渐升高的退台形成螺旋线。哈利法塔的建筑幕墙总面积为13.5万m2,其中塔楼部分为12万m2。幕墙总造价约为人民币8亿元。约为6000元/m2。哈利法塔很高,风力作用下,上部楼层水平位移较大,将酒店和公寓安排在下部楼层,办公楼层放在上层,可获得更好的舒

3、适性。建筑背景——迪拜的今昔对比摄于1990年昔日迪拜黄沙滚滚驼铃声声少见行人摄于2003年同一条街今日迪拜旧貌新颜十年巨变换了人间哈利法塔作了前所未有的重大突破,采用了下部混凝土结构,上部钢结构的全新结构体系。-30~601m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体系;60~828m为钢结构,其中601~760m采用带斜撑的钢框架。到混凝土结构的顶点601m处,最大位移仅450mm:到了钢框架顶点760m处,位移就迅速增大至1250mm;到钢桅杆顶点828m处,位移就达到1450mm。所以哈利法塔把酒店和公寓都布置在601m以下的

4、混凝土结构部分;而将601m以上的钢结构部分作为办公楼使用。采用三叉形平面可取得较大的侧向刚度,降低风荷载,有利于超高层建筑抗风设计。同时对称的平面可保持平面形状简单,施工方便。整个抗侧力体系是一个竖向带扶壁的核心筒。六边形的核心筒居中:每一翼的纵向走廊墙形成核心筒的扶壁,共6道;横向分户墙作为纵墙的加劲肋;此外,每翼的端部还有4根独立的端柱。这样一来,抗侧力结构形成空间整体受力,具有良好的侧向刚度和抗扭刚度中心筒的抗扭作用可模拟为一个封闭的空心轴,由3个翼上的6道纵墙扶壁而大大加强;而走廊纵墙又被分户横墙加强。

5、整个建筑就像一根刚度极大的竖向梁,抵抗风和地震产生的剪力和弯矩。由于加强层的协调,使端部柱也参加抗侧力工作。结构布置·结构生成平面图1.束筒结构即合筒结构。建筑平面较大时,为减小外墙在侧向力作用下的变形,将建筑平面按模数网格布置,使外部框架式筒体和内部纵横剪力墙(或密排的柱)成为组合筒体群。2.结构特点这种结构大大增强了建筑物的刚度和抗侧向力的能力;束筒结构可组成任何建筑外形,并能适应不同高度的体型组合的需要,丰富了建筑的外观。竖向布置竖向形状按建筑设计逐步退台,剪力墙在退台楼层处切断,端部柱向内移。分段步步切断

6、可使墙、柱的荷载平顺地逐渐变化,同时也避免了墙、柱截面突然变化给施工带来的困难。全高21个退台要形成优美的塔身宽度变化曲线,且要与风力的变化相适应。建筑设计在竖向布置了7个设备层兼避难层,每个设备层占二三个标准层。利用其中的5个设备层做成结构加强层。加强层设置全高的外伸剪力墙作为刚性大梁,使得端部柱的轴力形成大力矩抵抗侧向力的倾覆力矩。而且,刚性大梁调整了各墙、柱的竖向变形,使得它们的轴向应力更均匀,降低了各构件徐变的变形差。混凝土结构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127层以下为C80;127层以上为C60。C80混凝土9

7、0d弹性模量为43800N/mm2,采用硅酸盐水泥,加粉煤灰。进行了构件截面尺寸的仔细调整以减少各构件收缩和徐变变形差。原则上使端柱和剪力墙在自重作用下的应力相近。由于柱和薄的剪力墙收缩较大,所以端柱的厚度与内墙相同,取600mm。设计时尽量考虑构件的体积与表面积的比值接近,使各构件的收缩速度接近,减少收缩变形差。在立面内收处,钢筋混凝土连梁要传递竖向荷载(包括徐变和收缩的效应),并联系剪力墙肢以承受侧向荷载。连梁计算图形为交叉斜杆。这个设计方法可使连梁高度降低。楼层数量多,压低层高有很大的意义。标准层层高为3.

8、2m,采用无梁楼板,板厚为300mm。钢结构设计601m以上是带交叉斜撑的钢框架,它承受重力、风力和地震作用。钢框架逐步退台,从第l8级的核心筒六边形到第29级的小三角形。最后只剩直径为1200mm的桅杆。这根桅杆是为保持世界第一建筑高度而专门设计的,它可从下面接长,不断顶升,预留了200m的上升高度,所有外露的钢结构都包铝板作为装饰。结构分析结构分析考虑了重力荷载、风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