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案件公开审查机制研究

公诉案件公开审查机制研究

ID:46061474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0

公诉案件公开审查机制研究_第1页
公诉案件公开审查机制研究_第2页
公诉案件公开审查机制研究_第3页
公诉案件公开审查机制研究_第4页
公诉案件公开审查机制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诉案件公开审查机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公诉案件公开审查机制研究一、案件公开审查的背景和实践在推动深入改革、促进规范建设、化解社会矛盾的背景下,最高人民检察院曾于2001年分别制定了《人民检察院办理不起诉案件公开审查规则(试行)》,我国案件公开审查制度由此发端。南山区院于2007年参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等有关规定制定了该院的《办理不起诉案件公开审查规则(试行)》,开始有计划地开展案件公开审查工作。在该院公诉部门适用于一宗拟作相对不起诉案件公开审查后,总结经验的结果:一是效果良好,二是值得推广。于是,该院在2009年出台了《公诉案件公开审

2、查规则(试行)》,扩大了案件公开审查的适用范围。其间,共对11件公诉案件进行了公开审查(见下表)。其主要特点如下:(1)案由,涉及的11个罪名各不相同,有盗窃、故意伤害等常见罪名,有消防责任事故、伪造武装部队印章等不常见罪名,也冇危险驾驶、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等新罪名;(2)地点,均在该院举办;(3)案件处理,3件提起公诉(其中仅1人获刑),5件决定不起诉,3件未办结。公开审查案件中已办结案件8件11人,从最终处理结果看,8件10人未获法院有罪判决。二、案件公开审查的制度优势(一)是检察机关“监督者更要自觉接受监督”权力观的具体体现。从检察视角看

3、,深化检务公开、拓宽监督途径案件公开审查,通过将案件情况及其处理办法公之于众,使检察权置于公众视野下,赋予和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作为法律监督机关自觉而主动地接受社会监督,使公众了解、理解、认同执法过程,进而理解和认同处理结果,增强司法公信力,达成检务公开与外部监督的有机融合。另一方面,检察机关注重运用刑事和解、附条件不起诉、风险评估等追求和谐效果的机制,公开审查成为将这些内部机制冇效整合的平台:在办案中发现涉检上访等风险隐患,可以通过公开审查予以缓冲、化解;刑事和解,可以通过公开审查进行搭建、实现并予以监督;附条件不起诉的处理方式,可以通过

4、公开审查接受公众的审视与评判。从而进一步拓宽检察机关接受监督的途径,确保检察权的正确施行,充分保障有关人员的合法权jofto如梅某故意伤害案,年近六旬的摆摊老汉梅某因劝架,引来三十出头的陈某、桂某某三番两次追打,后拔出自己身上摆摊用的刀子自卫,致对方一死一重伤,梅某也被对方以铁棍打致面部轻伤、眼部重伤。就梅某的行为属正当防卫还是防卫过当,存在严重意见分歧。公开审查会上,犯罪嫌疑人的辩护人、被害人家属、侦查机关代表和人大代表、法学专家等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充分阐述了各自的观点。深圳卫视《深视新闻》和《第一现场》、《南方H报》等媒体进行了现场釆访和新闻

5、报道。该案最后作出了相对不起诉处理,其案件情况、处理过程等均为社会公众所知悉、参与并监督,最终的处理结果获得了社会的理解和认同。(二)是检察机关“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大局观的具体体现。从办案效果看,有效化解孑盾、推动案结事了检察机关的工作直接接触社会和群众,所承办的每一起案件的背后,都可能隐藏着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可以说,检察机关办案的过程,就是处理矛盾纠纷的过程。在公正处理案件的基础上,更深层次的化解社会矛盾已经成为检察机关工作的重点。合法、合理、恰当地处理、化解这些矛盾纠纷,能赢得群众的尊重与信任,提高执法公信力。案件公开审查机制,在

6、使矛盾双方从中立立场了解事实经过、听取社会专家和公众意见、消除个人偏见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防止矛盾一方不理解案件处理结果导致矛盾激化。另一方面,使公众了解案情,并参与到化解矛盾纠纷中去,团结社会的力量共同营建和谐,推动检察机关内部以及外部化解矛盾的力量形成合力,使公开卅杳成为孑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诚然,一两次的公开审查,难以将积怨较深的矛盾一下子解决掉,但肯定会是努力追求案结事了执法目标的一个功不可没的组成部分。坚持不懈、尽职尽责地做好每一环节的息诉工作,环环相扣地实现执法服务于社会和谐大局观。如许某梅、许某铭非法侵入住宅案,

7、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是邻居,因许某梅家别墅重建,被害人等邻居多方多次投诉,许某铭带人闯入被害人家泄愤,遂引发该案。被害人就该案向公安、检察等相关单位、部门多番上访,强烈要求予以严惩。这一邻里Z间因利益纷争引发轻微刑事案件,双方各执一词、尖锐对立。在为化解双方矛盾冲突而举行的公开审查会上,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人充分发表了意见,人大代表、法学专家等与会人士围绕邻里之间以和为贵,阐述了各自的见解,最后犯罪嫌疑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当场赔礼道歉。(三)是检察机关“忠诚、公正、清廉、为民”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从社会层面看,扩人司法参与、增

8、强诉讼民主公开是保障诉讼民主性和公正性的重要措施。将审查起诉的过程向社会公开,允许公民旁听和发表意见、新闻记者采访,首先有利于公民对审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