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探究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探究教学的几点思考

ID:46073522

大小:55.1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0

关于探究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1页
关于探究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2页
关于探究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探究教学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探究教学的几点思考点击数:318次录入时间:2010/1/2022:30:00编辑:walter-75[宣传赚点]人教社的彭前程老帅在给我们这些参加宁波中学高级后访问学者活动的高级和中青年教帅的讲座中介绍了探究学习的背景;提到探究学习的本质探究者通过自身主动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发现和总结规律的过程;举例说明了中外探究教学策略及模式;最后展示了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一张探究课记分表,探讨了探究式学习的评价机制。我作为一名初中科学教师,虽然在这儿年的教学中努力理解新课程理念,在探究

2、式学习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不少的探索。但听了彭老师的讲座,还是感觉受益匪浅,不仅开阔了眼界,了解了美国和日本的探究课堂,并且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问题一:如何质疑自己潜在的思想认识?科学探究的第一步就是“提出问题覽可我们的学生却很难对现冇的事实进行深入思考、或是进行批判,并提出冇价值的问题。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从很小的时候就形成了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比如冇的父母会告诉孩了:女孩玩洋娃娃,男孩玩小汽车。这样的谈话就会给孩子一个片而的认识。如果父母未能实践对批判能力的培养,未能纠正一些偏见和歪曲

3、的陈述,那么儿童的文化索质就只能得到部分的发展。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也经常冇这样的经历:在讲授某个问题或是某个仪器的名称的时候,经常会冇学生提出:“我们小学老师讲的跟您不一样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们会一直沿用小学时的说法,而不接受新的。也许我们的学生在进入小学Z前就己经形成--种习惯——服从老师,服从课本。由于学科的特殊性以及中小学实验室的限制,科学教学经常采用讲授-渗透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由专家所生产的信息,许多课堂教学和科学实验课,不是让学生进行冇意义的调查、思考和解释,而是注重内容和技巧的学习。学生的成

4、功取决于能否提炼脱离具体情杲的事实,以及能否在实验室重复人们已经明了的结果。例如我在进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教学中,儿乎所冇学生都发现了实验得到的水的沸点与廿本中所写的1OOC不一致,但是很少冇学生会提出为什么,当这些提问的学生得到我的解释后也就不再深入思、考,更不用说会冇学生质疑教师的解释或是书本的数据了。乂如在进行“高分子化合物''一节的教学小,我会设计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塑料产品,以及它们的特性。学生能举出一些例子,如饮料瓶、塑料脸盆等。但是学生对这些塑料的特性的认识,比如:可燃性、热塑

5、性等,基本来自书本或教材,很少冇学生冇兴趣亲自去体验,更不用说能在体验中发现新的问题了。我想,要冇效实施探究式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对自己潜在的思想认识提出质疑。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的吋候,我会将需要探究的问题告诉学纶,谙他们囤绕这一系列的问题进行探索和学习。实际上,真正认真去思考去探索这些问题的学生只是少数,他们会去搜索足够的信息,掌握足够的信息,从而质疑现冇的认识。但是大多数学生他们的许多观点都是受他人影响而形成的,也就是人云亦云。我想也许给这些“人云亦云”的同学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或是减少他们的作业量

6、,减轻他们考试的压力,或是我们教师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指导,他们也许会有兴趣静下心来真正地去思考一些问题。问题二:如何在探究过程中正确认识有关道德与伦理的问题?在科学探究的过程屮,必不可少地要进行实验和收集有关证据。记得有一年,我在初一进行“青蛙的生理结构”一课教学。其中一个步骤是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每2人解剖一只青蛙。事隔一周,有位语文老师拿了一篇学生的周记给我看,文中纪录了那堂生物课的全过程,并且把我描写成了一个可怕的屠夫,因为青蛙是益虫,而老师却让那么多同学杀了那么多青蛙。为此,我只好解释说,为了坚持“

7、客观性”的原则,只能牺牲这些益虫了。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好几年,但这个问题也困惑了我好几年。我们教师在进行科学教学时,不断把新的技术,新的设备,先进的实验方法带进课堂,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引发他们思考,引导他们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却很少引导学生去关注,人类科学知识和科技进步如何改变了人类社会本身以及整个口然界。这位学生的周记给我好好上了一课,让我开始怀疑此次探究活动的必耍性。还有众所周知的“克隆”实验、转基因、化学屮的新材料、新技术等等。我们教师不应只向学生强调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我们这个技术主

8、导的世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更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破坏作用和不利影响。在初中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提出的分冃标(四)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屮已经明确指岀:了解技术会对自然、人类生活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初步憐得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我想教师M积极鼓励学生探讨科学学科屮以“客观”方式进行探究活动的种种缺陷,使我们能更多地公考虑一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更广泛的问题。问题三:如何营造自由表达的气氛?探究式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