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范文-从“研友热”到“技工短缺”

实用范文-从“研友热”到“技工短缺”

ID:46091866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实用范文-从“研友热”到“技工短缺”_第1页
实用范文-从“研友热”到“技工短缺”_第2页
实用范文-从“研友热”到“技工短缺”_第3页
实用范文-从“研友热”到“技工短缺”_第4页
资源描述:

《实用范文-从“研友热”到“技工短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研友热”到“技工短缺”从“研友热”到“技工短缺”摘耍:本文利用供给与需求理论对研友热和技工短缺现象进行对比和分析,说明热点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提出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优化人力资本投资走向,为研友热降温,为技工短缺提出针对性对策,为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人力资本科学投资提供理论支持,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出谋划策。关键词:研友热技工短缺资源配置中图分类号:G71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前段时间媒体上盛传一种“研友热”。人们通常用“某某热”来形容对某种事物的过度崇拜以至于狂热,如更早的“出国热”、“考证热”等。其中固然存在理性分析的成分,但谁又敢说没有冲动的元索呢?

2、亦我所见,无论是这个热还是那个热,都是社会发展中的供给与需求不协调的表现,即短期静态均衡被打破的真实写照,是一种不健康、不正常的现象。正是因为市场具有盲目性才导致了大多数人的盲目跟进,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理性分析的结果。任何热都有过失(冷)的一天,流行的也未必都是好的,供给一旦超过了需求,那么无疑宣判了这些盲从的人身价的跌落,因为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它也在不断的调节着资源的流向和配置。“研友热”说明了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即高等教育的供给过度。“研友热”不过是这两年“考研热”的一个翻版或者说改版罢了,形式虽然不同,但实质都是一样的,就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人才过剩

3、导致了高层次人才的吃香,进而引起人们对高学历的过度乐观预期,特别是由丁现在各行各业都在裁员,使本科生和专科生很难在劳动市场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原因如下:主观上,一方面由于他们进行了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他们需要一定的回报;一方面就是现在的学生很多抱有不切实际的目标,自己的预期远远超过了社会的评价;还有一点就是人才扎堆现象严重。从整体上说,中国的大学生及以上层次的人才占总人口的比例不大,可是由于屮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大多数人已经变得越來越理性,他们宁可收入低一些,也愿意留在大城市,而不是偏远的地区,尤其是女生,这种现象就更加明显了。这些是主观方面导致的人才相对供给过度而形成

4、的波浪式传导效应。客观上是中国教育体制上的问题,即制度上的矛盾。不可否认,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二十年里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当然离不开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对人才的培养,但是只生产产品却不负责销售的直接后果就是产品的积压和过剩。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的原则,在中国初等九年义务教育询未全面普及,中国技术工人还严重匮乏的时候,如果再一味地扩大高等教育的招牛规模,就势必增加了高层次人才市场的拥挤,如果企业招聘的规模不变或者变化很小,那么势必产生一个教育过度和知识失业的问题。所谓“教育过度”就是一个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规模过大,甚至于超出了社会的需求,而低层次人才和技术工人严重不足的局面。

5、教育过度的直接后果就是“知识失业”和“人才的高消费”,由于在劳动力市场上,企业是买方垄断,那么企业就可以任意的选择,本來是专科生的工作非要找个本科生,本來是本科生的工作非要找个研究生。这种行为的长此以往不但严重挫伤人们的积极性还会导致新一轮的“拥挤”O“拥挤”的后果就是人才质量的滑坡和下一轮的过剩。“研友热”折射出了那些对研究生后预期的盲目乐观和跟风行为。人力资本投资有一个最优投资期问题,对高等教育的供给也要坚持度的原则,当大学从“精英教育”过度到“大众教育”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研究生教育”离这一天还有多远?与“教育过度”和“知识失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的初等教育和屮

6、等职业技术教育供给的严重不足。屮国的许多地方,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在经历了多年廉价劳动力的过度供给的黄金吋期之后,今天面临的却是日益严重的“技工短缺”和“民工荒”,而所谓的高层次人才的严重过剩则不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而我国的技术、资金短缺,使我国不具备大规模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因而也就没有充分的能力“消化”这么多的研究生学历的高层次人才。相反,重工业此时需要的除了低成木的劳动力之外,还需要具有一定技术特长的工人,而我国目前的形势是,由于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优惠政策,沿海地区的低工资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魅力和风采。许多农民工经过成木与收益的比

7、较之后,认为如果在家种地的收益大于在外打工的收益的话,那么何必要背井离乡呢?另一方面,由于受中国目前舆论和风气的影响,很多人看不起技术工人和低层次的劳动者,盲目地朝一个方向涌去,形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景象。从这两年的研究生报考人数就可见一斑:2004年,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为87万,而招生人数为30余万,到了2005年,这一数字突破了百万大关,达到了117万,而招生人数为37万。由此可见,无论是学生还是教育部门,一方提供生源,一方提供资源,认为上研究生才是最好的出路,严重地误导了人力资木投资的方向。社会发展需要高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