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雕人物创作探析

寿山石雕人物创作探析

ID:46092864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寿山石雕人物创作探析_第1页
寿山石雕人物创作探析_第2页
寿山石雕人物创作探析_第3页
寿山石雕人物创作探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寿山石雕人物创作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寿山石雕人物创作探析寿山石雕是石雕的一个重要分支。要创作寿山石雕,必须对寿山石文化的渊源有所了解,尤其必须对寿山石雕人物创作史有深入的研究。本文结合寿山石本身的特性与个人的创作经验,尝试探究寿山石人物创作的某些特征与规律。要创作寿山石雕,必须对寿山石文化的渊源冇所了解,尤其必须对寿山石雕人物创作史有深入的研究。寿山石雕的地位十分特别:一开始便被作为雕刻粗用器具的原材料,寿山上的僧侣,闲时就地取材,用寿山石雕香炉、念珠、佛像等,还被广泛作为殉葬的石俑。这些最早的雕件绝大多数都石质粗劣,雕工粗陋。现在

2、很难见到明朝以前,工好才优的寿山石圆雕。甚至,连质地粗劣,雕工简陋的圆雕也难见到。元明以降,寿山石的“身分”开始“两极分化”,这种“分化”在清朝表现得最为充分:或贵为天子身边的宠物,或贱比民间的粗杂之物。宋元明以来,偶有极个别材质较精的“幸运儿”巧遇青睐,被精雕细琢,摆进文豪权贵的案几之上,一时身价百倍。除此之外,绝大多数石雕仍然逃不开“贫贱”的地位。任你随意审视一种诸如“茶文化”、“鬼文化”、“才子文化”等,动辄都有数千年的历史,文字典籍卷帙浩瀚,与此相比,在寿山石艺术的文化坐标上,有一个特殊的

3、“盲区”,就是“书面文化”的严重“缺血”。被称为寿山石文化的第一部专著的出现晚在清朝,高兆的《观石录》。书中对寿山石进行了“山坑”、“水坑”的简单分类,对140余枚寿山石作了描述和评价,分神、妙、逸三品,并言及石雕名人潘子和、谢奕、杨玉璇等人的艺术技巧,总结了他们雕刻寿山石“相石”、“解石”及磨光的经验。其实,《观石录》只是一本薄薄的寿山石的“文化品玩”杂感,难称“理论”。稍后,毛奇龄著《后观石录》对49枚寿山石作“品玩”式的记录。文中较有丿力史意义的是対寿山石分类上首次提出“山、水、田”三坑之说

4、,至今仍普遍被人们接受。“前后观石录”被后世誉为“双壁”。乾隆年间,藏石家郑杰编写《寿山石谱》,一反高、毛“因相命名,随色取号”的定名法,提出以产地命名石种的观点,被后人普遍采纳。所谓文化,狭义地讲,就是文人对事物文化的介入。“前后观石录”的面世,标志着文人从文字上对寿山石艺术的真正介入。但“两录”充其量只是带冇欣赏性质的文化随笔而已,真正较为完整、全面且理论性较强的寿山石专著应该是龚纶对寿山石的名品、产地、征故和雕冶作系统的评价的《寿山石谱》。50年代,寿山开采了一批材大、色丰、质优的石料,由此

5、,冯久和的《群猪》、陈敬祥的《求偶鸡》、郭功森的《九鲤连环囱》及后来的一批《花果累累》、《海底世界》、《海味盘》等大型的作甜相继问世。60年代后,陆续有一些美术院校的毕业生加入寿山石雕的行业,为寿山石雕刻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陈文斌、林飞及刘爱珠就是这批“学院派”的代表。90年代,随着寿山石行业的发展,美术院校毕业的新生力量不断进入石雕列寿山石雕刻艺术开始逐步形成多种风格并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本人师从寿山石雕名艺人林友清的传人徐仁魁,专攻寿山石圆雕人物。寿山石艺术品的圆雕雕刻中包含着相石

6、设计、雕刻修光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在各个环节屮,其屮相石设计讲究最多。因为一件好的作品,即使取巧、雕刻各方面都不错,但如果造型不合理、不美观,也是一大缺憾,谈不上是完美的作品,因此造型艺术显得尤为关键。在寿山石雕刻创作过程中,应十分注重作品的造型艺术。圆雕的造型,总的原则是依石造型,并根据作品的主题,合理安排整件作甜的布局。同时,按照石材的颜色、纹理及形状,进行艺术构思。在作品的整个画面上,要强调结构的虚实、疏密、留有一定的空间。说到造型,本人尤喜雕刻各种“魁星”造型。1999

7、年,我的作品《魁星》获福州市第13届“如意奖”评选活动优秀奖。是我的创作始获业界认可的转折点。“魁”与“奎”都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宿名,魁指北斗,奎为二十八宿Z—的奎星。二者本不相干,因魁、奎同音,又有《史记?天官书》中称:“魁,斗第一星也”和汉朝《孝经援神契》中“奎主文章”之说,故被道家与后人将二意合一,混尊为同一星相与天神了。厲宋元明清科举鼎兴,各地广建学堂和魁星楼、全星阁,内设星神雕像供欲以科举晋阶仕途的学子顶礼膜拜,祈求神力保佑他们级级高中,名登榜首。然楼阁易造,这主宰文昌的神像却颇为先

8、人费思。既然为神就得有别于人,因“奎”字难以状形,就在“魁”字的“鬼”与“斗”上下功夫。于是神像多被雕锲塑造成“一鬼举足而起英斗”之状。古人将魁星雕成一面目狰狞的鬼脸相,其右脚作向前奔挪着地状,是为“魁”字下的一撇;左脚向后翘起,如“魁”字的大弯钩;因“斗”与米斗同字,故后翘的脚掌掂起-具量斗,上托虚线缀连的七颗星。魁星像被雕琢成象形的“魁”字了。然古人仍嫌意犹未尽,再让魁神左手托砚,右手高举毫笔,饱蘸墨汁的笔尖下指,欲作落笔圈点状,隐喻了文章优秀,被点中之意。又因古时宫殿台阶止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