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ID:46095929

大小:213.0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9-11-20

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_第1页
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_第2页
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_第3页
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_第4页
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本卷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亩三分地”是老北京人口中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意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其来源与先农坛皇帝“亲耕”藉田有关。明清两代,每年仲春亥日,皇帝都要到先农坛行祭农耕藉之礼,其“亲”耕的地块面积恰好是“一亩三分”。皇帝“亲耕”反映了中国古代(  )A.敬天法祖的宗教观念B.家国一体的国家理念C.以农为本的治国思想D.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2.南宋后期的谢维新说:“今世俗所谓布者,乃用木棉或细葛、麻苎、花卉等物为之。”此后,我国中原地区衣被原料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材料表明南宋以后(

2、  )A.种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B.经济重心已基本转移至南方C.衣被原料受到政府关注D.棉纺织业成为主要经济部门3.如图为汉代最先进的利用水力的工具。此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A.汉代农田水利的发展情况B.当时铁制工具推广的原因C.水力利用技术开始于汉代D.农田灌溉技术走向自动化4.北宋仁宗景佑年间,广州每年都有蕃客(外国商人)携带妻儿前来居住,甚至购买田宅,与当地人杂居,突破了蕃坊(蕃商聚居区)的限制,这些蕃客“富者资累巨万”。这表明当时(  )A.坊市界限被打破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C.对外贸易的繁荣D.外商开始在中国定居5.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地区民众身着华丽服饰,歌舞艺人生活优

3、越堪比皇后,家仆与官人同行无法区分。这反映了(  )A.经济繁荣改变社会风气B.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改变D.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6.清乾隆二十二年谕令,只准洋商在广州一口通商。乾隆二十四年又颁行的防夷措施。材料反映清政府(  )第一,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第二,外国商人在广州必须住在政府指定的行商的商馆中,由行商负责“管束稽查”;第三,不准外商向中国人借款或雇佣中国人。A.断绝中外经济交流B.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禁止民间贸易往来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7.1843年至1855年,中国出口的茶由1300万斤增加到8400万斤,丝的出口由1000多包增加到5600多包

4、,由于出口额的迅速增长,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这一现象表明(  )A.中国小农经济解体B.清政府重视对外贸易C.列强对原料掠夺加剧D.中国成为亚洲贸易中心8.1894年,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批准侨商张弼士创办“张裕酿酒公司,在直隶等地专利15年,免税3年。当时该企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有(  )A.清政府的政策支持B.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华侵略9.下表是1913~1920年间中国部分轻工业工厂数量的变化表:时间织布机(台)纱厂(家)缫丝厂(家)新建面粉厂(家)1913年20163217084家1920年431069433材

5、料说明这一时期(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取得了快速发展B.各帝国主义都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C.封建专制势力阻挠民族工业的发展D.军阀统治使民族工业进人黄金时期10.1948年8月,某人写道:“沪上抢购之风,日益如炽,所有日用百货各店抢购一空……本公司半日之间货已购空。”导致此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日本侵略导致社会经济崩溃B.国民政府恶性通货膨胀政策C.美国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国民党发动内战使经济恶化11.“一五”期间,苏联援建新中国156个重点项目工程,史称“156项工程”。该工程涉及钢铁、煤炭、冶炼、发电、造船等众多工业领域。它的实施(  )A.有利于国民经济迅速恢

6、复B.造成了对苏联技术长期依赖C.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D.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12.有学者评论建国初期的某经济政策:“它为私人资本的消亡设计了一个‘退出通道’,它意味着产权改造的实质完成。”材料中的“退出通道”(  )A.开始建立公有制经济B.实现了生产关系变革C.导致了浮夸风的出现D.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13.中共中央1961年发出《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量的九条办法》,到年底全国职工减少800万,城镇人口减少1000万左右,减少供应城镇商品粮三四十亿斤、生活用煤二三百万吨。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八字方针”的调整B.中苏关系的恶化C.知识分子上山下乡

7、D.“左”倾思潮的影响14.建国后,我国农村地区曾经一度出现过“专业户”“重点户”“万元户”等称号,对这一时期描述正确的是(  )A.建国后对农村阶级成分的划分B.农村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的产物C.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发展较快D.市场经济体系在农村地区确立15.1984年11月4日,《深圳特区报》头条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经上级批准,从11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取消粮、油、猪肉票证,实行议价,敞开供应。”这一政策(  )A.有利于增强经济活力B.结束了深圳的计划体制C.表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