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探究

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探究

ID:46096804

大小:5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探究_第1页
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探究_第2页
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探究_第3页
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探究1.外语学习的年龄问题30多年前Ienneberg(1967)就提出语言习得的关键期问题,认为语言学习的最佳年龄是在2岁至青春发育期之前这段时间,过了这段时间,生理条件发生变化,语言学习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关键期问题虽然最初不是针对二语习得提出的,但却引发了无数有关二语学习年龄的研究和争论,支持和反对的证据似乎各占半数(singleton1995X如果说这场争论有什么结论的话,那就是:1)—个笼统的二语习得临界期难以得到证实;2)可能存在语音敏感期(fIege1999Xspolsky(20

2、00:96)在回顾了有关的文献后总结说:即使是在语音方面,年龄也只是获得地道口音的一个偏爱条件(preferencerule),还不是必要条件。外语学习年龄问题的争论早就引起了我国外语教育界的重视,讨论和综述性的文章不少(如桂诗春1992,王初明2001)o为了避免重复,本文不再去讨论那些仍然没有结论的争论。本文侧重考虑两个问题:1)从广东省小学英语教育现状探讨外语从小学起在我国的现实性;2)从外语学习的目的探讨外语从小学起在我国的必要性。我们的主要调查对象是参加广东省外语师范学院2002年暑期培训的广东省小

3、学英语骨干教师,约1200人,回收有效问卷952份。文中的其它数据或来自同一外语师范学院2001年的暑期培训师生,或来自大学英语教师。2.广东省小学英语教育现状看外语要从小学起的现实性外语要从小学起是否具有现实性?这主要取决于师资条件。良好的师资是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良好的师资也是解决小学生外语接触量问题的关键。小学英语师资条件在关于语言学习关键期的所有争论中,语音敏感期相对来说是争论最少的问题。多数研究者认为,要想获得地道的口音,外语学习最好在青春期之前就开始,或者说越早越好。原因在于:1)儿童听觉更加

4、灵敏,口腔肌肉更加灵活,大脑还有发育的余地;2)儿童心理障碍较小。但是,我们必须注意的是,如果是在正规的课堂环境下学习二语(更准确地说是外语),那么要发挥年龄小的优势就必须有高水平的老师。只有老师给予儿童的语言输入充足并且准确时,儿童的生理优势才有意义;只有老师了解并且善于引导儿童时,儿童的心理优势才能得以发挥。这就是说,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他们必须能够在业务上为儿童提供充足并且准确的语言输入;第二,教师必须在心理上了解并且善于引导儿童的学习。browi(2001:186-187)认为语

5、言教师应该在八个方面起作用,按照我们的划分,这八点是:业务上1)为学生提供语言输入;2)演示准确的语言输出;3)改进教学材料;4)监控学生的学习;在心理上1)分析学生的需要;2)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3)组织并控制学生的行为;4)为学生提供咨询,当学生的朋友。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师是否满足这些条件呢?2002年暑期,广东省外语师范学院按省里的指示接受两类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一类是全省各地区的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共1200多人。另一类是转岗的教师,1200多人,他们本来是语文或数学等专业的教师,利用暑期到外语师范来接受

6、一个月的英语上岗培训,然后回去当英语教师。转岗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师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但他们的情况如何呢?2001年暑期广东省首期培训的1102名转岗教师是一个很好的代表。从学历上来看,这1102名学员的最高学历和英语学历有相当大的区别,最高学历绝大多数是中师和大专毕业(共占97%),但由于他们并不是英语教师,因此这些学历和英语无关;而英语学历以初中和高中为主(共占90%),其中初中占74%由于语言学习是一种技能和知识的综合训练,所以在心理上也许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但因为我们主要关注教师的业务素质,所以我们假定这些

7、转岗教师已经满足了小学英语教师在心理上的要求。他们的业务素质如何呢?一个月的培训结束后,广东省外语师范学院按照规定给他们进行了考核。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试验版)》中的英语课程分级目标,小学毕业生应该达到二级水平,要求1)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2)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3)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4)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5)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等等。课程标准对每一项要求都有非常细致的描述。按照语言学习有关语言输入

8、作用的各种理论,如stephenkrashen的输入假设(inputhypthesis)、rriichaelIong的互动假设(interactionhypothe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