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生物医药技术转移的现状

浅谈我国生物医药技术转移的现状

ID:46142662

大小:5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我国生物医药技术转移的现状_第1页
浅谈我国生物医药技术转移的现状_第2页
浅谈我国生物医药技术转移的现状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我国生物医药技术转移的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我国生物医药技术转移的现状浅谈我国生物医药技术转移的现状[摘要]本文浅谈了我国生物医药技术转移的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给予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关键词]生物医药;技术转移;产学研1・产权研的动因第一,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创新;第二,大学在科学研究方面具有优势;第三,科研机构的优势在于知识转化。在产学研三方关系屮,各自的定位有所不同。三者合在一起,就形成一条比较完整的创新价值链。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有:技术转让模式、合作开发技术模式、共建研发机构或实验室模式、创办经济实体模式、联合培养人才(包括建立大

2、学生实习基地)模式、共享科技资源(包括利用文献、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模式、技术咨询服务模式等[1]。2.我国生物医药技术转移存在问题第一,课题组组长以发文章为目的,课题本身不是以市场为导向。我国的基金申请和考核,多以发表文章(的数量或和影响因子)或和申请专利数量为标准。在这种标准下,导致大部分课题在申请基金时,就存在瑕疵;即在课题屮请时,就已经种下了课题研究成果不具有可商业化的根。第二,知识产权保护不得力。当我们对比我国科研院所的研究员、大学教授申请的专利与国外大药厂申请的专利,就会发现国内的专利保护太令人痛

3、心。首先,谈谈权利耍求项。我国一份专利的权利要求项,普遍在1页A4纸以内,几个到十几个权利要求项。而国外大药厂的专利,一般每份专利的权利要求项在几十页A4纸,几十个其至上百个权利耍求项一一把一切可能的漏洞都堵住了。其次,我国课题组组长们申请的专利,比较薄弱,一般一个课题「2个专利保护,而国外大药厂申请若干个专利,从结构专利、到方法专利和适应症专利,形成错综复朵的专利网,构成层层壁垒。然后,我国科研院所、大学的专利大多数是学生完成初稿,而学生流动性大、对专利申请不放在心上甚至漠不关心(因为很多高校是以发表SCI

4、文章为学生毕业的考核标准,而不是专利),所以专利初稿的质量低。专利代理人,一般是以专利获得授权来收取专利代理费,他们并不是以专利保护最牢固、被无效的可能性放低为冃的。因此为了获得专利授权,专利代理人往往会建议专利申请人缩小专利权利要求范围。这样对于专利的价值来说,肯定是降低,甚至有的是大打折扣。最后,由于学生的流动性大,所以有吋竟然会发生,先去PubMed公布基因的序列号,再发表论文,再申请专利。这吋才发现,无法获得专利授权,因为失去了专利申请的新颖性。这是多么低级的错误。完全可以先申请专利,再去发表论文或和

5、发布基因序列。第三,课题组组长不肯放手。对于产学研来说,大学、科研院所做好研发(产业上游),企业做好商品化、市场营销推广(产业下游),才能把蛋糕做大。而我国一部分大学、科研院所的课题组组长,还是希望自己成立公司,自己来做下游、做市场。这无可厚非。但是所谓术业有专攻。企业一般都有销售渠道、有销售团队、有商业经验,因此可以把产品快速地做大做强。当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各口发挥各自的优势,强强联手,最后完全可以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第四,课题组组长对转让有顾虑。一些研究成果,往往花费了一个课题组组长儿年、甚至儿十

6、年,甚至老中青儿个课题组组长的研究生涯。大家对课题有感情,这是肯定的。但是为了让科研成果能让更多人受益,应该把他们商业化、产业化。作者鄙见,一个医药产品申请发明专利,专利保护期为20年,从申请食品药品监督局的临床批件,到获得新药证书能真正上市销售,专利保护期仅仅剩儿年到十多年。如果能将专利在早期转让给企业或者让企业介入,那么企业在食品药品监督局中请批文的过往经验,将大大缩短中报所需要的时间,让专利的生命期相对变长。如果能将专利转让给国内和国外企业同时做,那么产品所达到的社会效益将会更大,获得的经济回报将会更高

7、。有的课题组组长担心企业把专利买去了,却不做商业化,即“雪藏”o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首先,科研人员可以货比三家,选对好的买方;其次,利用合同进行约束,例如可以加入call-back的条约。第五,中介转化效率低。我国最近儿年公布了2批共70余家示范性技术转移中介机构。国家科技部在产学研、在技术转移方面大力布局。但不得不承认,现在我国生物医药中介还处于萌芽或者是探索阶段,技术转化的效率还是比较低。这由很多因素造成。3.建议和意见向欧美学习。可以是交流学习,也可以从实战中取得经验教训。欧美的技术转移很成熟,很多高

8、校的教授成立一个儿人的研发公司,仅仅做start-up的公司,当技术推进到•定阶段,比如临床前做完或者完成了1期临床,就卖给中型或者大型的医药公司做产业化。如接力棒一样,一棒接一棒,各司其职。当然,国外的风险投资比较敢于承担风险,很多早期的项目,比如临床前的项目他们都肯投资,而国内的风险投资往往在在研产品进入临床2期、甚至临床2期结果出來后,才肯投钱进去。但是众所周知,医药项目往往需要很多钱才能做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