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游泳运动员从业余训练到专业训练的衔接

浅谈游泳运动员从业余训练到专业训练的衔接

ID:46145926

大小:5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游泳运动员从业余训练到专业训练的衔接_第1页
浅谈游泳运动员从业余训练到专业训练的衔接_第2页
浅谈游泳运动员从业余训练到专业训练的衔接_第3页
浅谈游泳运动员从业余训练到专业训练的衔接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游泳运动员从业余训练到专业训练的衔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游泳运动员从业余训练到专业训练的衔接游泳在竞技体育中属于少年项日,其主要特点是参加训练的年龄较早,目前游泳队员从业余近专业队训练的年龄大多在10-12岁,出成绩的年龄更相对于其他项目早很多,我们经常看到有一些很有发展前途的苗子运动员在进入专业训练后却无法发挥最佳竞技水平,甚至流失。虽然少年时期基础训练的好坏和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运动员未來发展和成就的大小,但是这也与业余训练到专业训练的衔接训练有着直接关系。1・什么是衔接训练以及影响衔接训练的因素衔接训练是指某一苗子运动员员从业余训练到专业训练之间的一段训练过程。这一过程可长可短,因人而异。它的作用就在于

2、使运动员在入队后的一段时间里,能够尽快适应专业队的训练特点,并且弥补运动员业余训练阶段的不足,为未來专更正规、更专业的训练做好准备工作。影响从业余训练到专业训练衔接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因训练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心理变化由于竞技体育的残酷性和激烈性,决定了运动员很小便离开了家庭和学校,从事专业训练。现在大多数运动员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和同龄孩子一样家庭生活优越,处处依赖别人的照顾,并口由于年龄小,文化水平不高,心里不成熟,自控能力差,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入专业队后,他们离开了优越的生活,远离了家庭的呵护,加上繁重的训练任务,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彩

3、响。因为训练强度的不断提高,感觉到身体的疲劳,适应、承担的程度,对训练的目的不够明确,对失败的恐惧,对自身的水平缺乏自信,不愿面对艰苦的训练和陌生的环境,使运动员很容易产生放弃,逃避,退缩的念头,甚至产生退出的消极情绪及行为。1.2训练性质和目的的改变而产生的影响由于业余训练与专业训练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业余训练大多为兴趣训练,整体训练的负荷量比较小,主要是贯彻全面发展,有氧训练和基础教学为主,训练时间也不太固定,其目的多数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比希望通过参加一些比赛为升学、考学方面取得一些优惠政策。而进入专业队后,整体训练有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训练时

4、间上的固定,专业运动员训练的负荷量增大,专业教练员更加规范运动员的技术,提高技能水平,以及根据个人特点制定详细的计划,目的是通过系统训练最终在专业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正因为存在这种差异,一些队员可能在训练的态度会产生很大变化,为达到目的产生的动力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训练,但当目标局里较远,悬殊较大时,就会容易产生动摇。2•做好衔接训练的几个方面要想解决好运动员从业余训练到专业训练的衔接问题,必须根据运动员的生理、心理、运动水平、生活等方面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训练内容以及方式方法,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如何对业余运动员进行衔接训练:2.1充分利用少儿游泳的特性,加深对运动

5、员的了解在业余训练转到专业训练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为期不等的适应过程,要想使运动员快速良好的这个过渡期,首先要充分与业余教练员沟通,得到他们的支持与配合,这是搞好衔接训练的重要因素。只有全面了解了运动员业余训练的心理素质、家庭环境等方面情况。才能仔细分析,准确判断。其次,教练员要以身作则,于细微Z处培养运动员的正确训练态度,教练员的工作琐碎,除了训练之外述要全面指导运动员,强烈的责任感是每个教练员所必须的,取得运动员的信任,在生活中处处关心,使他们得到想家一样的温暖和关怀,让运动员真正理解和配合教练员的工作,使衔接训练取得更好效果。2.2明确训练目的,合理安排训练内容

6、通过对运动员业余训练比赛水平的了解;入队的心理机能测试和身体素质及专项成绩的测试;结合多年训练的任务,制定出多年训练计划及各项素质与专项成绩指标。第-阶段为衔接训练调整、适应期,让运动员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发展一般身体素质,使其逐渐适应各种训练安排,手段多样化,狠抓正确技术概念,狠抓薄弱环节,促进身体素质与机能能力协调提高,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让运动员明确训练目的,并为之努力奋斗。2.3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培养运动员优秀的心理状态随着竞技水平越来越高,运动员从业余训练转换到专业训练时年龄越来越小,其思想以及自我管理能力都不够成熟,在长期单调枯燥的训练环境中,很容易产

7、生心理疲惫,容易受到不良思想与行为的影响。在训练中,更应注意培养运动员优秀的意志品质,树立自信心,提高运动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运动员自我意识和积极性思维活动,合理的安排运动量,增加集体活动,座谈交流训练心得,变化训练手段、方法,让运动员保持対训练的热爱,为运动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对训练的认知,增强运动员心理技能,提高整体心理素质水平,进而带动专项成绩的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