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关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幸福指数浅谈

[精品]关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幸福指数浅谈

ID:46158215

大小:6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1

[精品]关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幸福指数浅谈_第1页
[精品]关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幸福指数浅谈_第2页
[精品]关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幸福指数浅谈_第3页
资源描述:

《[精品]关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幸福指数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幸福指数浅谈关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幸福指数浅谈摘要: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近些年来,国家对于大学生的幸福感问题也日渐关注,国内关于幸福指数及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幸福感问题影响着大学生的学校生活,也影响其日后的择业就业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就国内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幸福指数的研究进行简单探讨,为口后的研究提供帮助。关键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幸福指数一、主观幸福感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了一股新的研究思潮一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而幸福感和心理资

2、本作为其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西方心理学家对幸福感的研究主要有三种研究取向: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well-being)和社会幸福感(socialwell-being)。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同时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从个体自身的发展来讲,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逐步走向成熟,从简单的校园生活到复朵的社会生活的过渡期,也是他们完成学业和完善学业的关键时期。从社会大环境

3、方面来讲,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各种竟争空前激烈,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致使他们在工作、生活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变得至关重耍。主观幸福感有不同的名称,如生活满意度(lifesatisfaction)、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well-being)、快乐(happiness~enjoy)等,但大多数研究者认同的是Diener对主观幸福感(subjectwell-being,SWB)的定义。”Diener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的评价,包含情感与认知

4、两个主耍成分。情感成分是个体在实际4:活中感受到的情绪体验,分为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止性情感包括愉快、高兴、兴趣等情感体验。负性情感有忧郁、抑郁、悲伤等体验。认知成分是个体对其生活质量的认知评估,即个体的牛•活满意感,包括整体生活幸福感和具体领域的生活满意感,如丁作、婚姻、健康等领域。我国从心理学视角下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较晚,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有学者关注幸福感的问题。李志、谢朝辉将我国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应用国外理论和量表的引进阶段,主要表现为研究成果成果较少但零散;20世纪90年代

5、中期到木世纪初期,应用国外研究工具小范围测查阶段,主要表现为每年都有研究成果发表,主要是针对大学生、教师和老年人的调查研究,样本都在400人以下;本世纪初至今,我国主观幸福感研究飞速发展,不仅研讨主观幸福感状况,还研究相关变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对象也扩展到了中学生、研究生和城镇居民,一些学者还开始了主观幸福感的本土化研究,探讨适合我国文化特点的研究工具和理论,而且也出现了不少总结性的研究和学术专著,跨文化研究主观幸福感初现端倪。二、幸福指数幸福指数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他定义幸福二效用/欲望。目前,国际上最具权威的幸福

6、指数计算式由美国教授罗纳尔德•英格哈特负责的研究机构公布的。调查中只有一个简单的问题:把所有的事情加在一起,你认为你是非常幸福,比较幸福,不很幸福,还是不幸福?我国学者从90年代开始研究幸福指数。刘伟认为,幸福指数应该是一个包括政治自由、经济机会、社会机会、安全保障、文化价值观、环境保护流泪构成要素在内的国民幸福核算指标体系。邢占军教授指出,幸福指数测量的是人们的幸福感,它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幸福感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其一,它是人们对生活总体以及主要生活领域的满意感;其二,它是人们所体验到的快乐感;其三,它是人们由于潜能

7、实现而获得的价值感。因此,幸福感是人们所具备的客观条件以及人们的需求价值等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个体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是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综上所述,幸福指数就是通常所说的幸福感的量化,或者说是生活质量的高低值主要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和主观偏好对于自身生活状态所作出的满意程度方面的评价。它主要由三种感觉构成,即生活和事业的满足感、心态和情绪的愉悦感和人际与社会的和谐感。影响幸福指数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即社会发展水平、历史文化背景、个人社会阶层、个人生存状况和改善预期及其实现度。20世纪70年代,经

8、济学家伊斯特林(RichardAEasterlin,1926-)发现经济的增长与国民的幸福是不一致的:当收入增长到一定程度,国民的幸福感不再随着收入的增长而增长。这种现象被称为“伊斯特林悖论”或“财富悖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