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概论

旅游文化概论

ID:46168069

大小:5.34 MB

页数:74页

时间:2019-11-21

旅游文化概论_第1页
旅游文化概论_第2页
旅游文化概论_第3页
旅游文化概论_第4页
旅游文化概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旅游文化概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旅游文化主讲丛彩娥E-mail:congcaie@163.com1教学目的一、通过挖掘旅游产业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学生认识到旅游事业持续的生命力所在。二、通过对本课的学习,陶冶学生的文化审美趣味,提升其人文素养,使其真正成为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专业人才。2教学内容旅游文化的特点、性质,旅游文化传统,旅游主体文化和旅游景观文化、旅游建筑文化、旅游园林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饮食文化、旅游民俗文化及旅游文学艺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阐述等。突出各种文化的特点及其在旅游活动中的作用。3自学是基础听课是主导研究是动力运用是目的学习环节学习方法理论实际联系历史现实结合老师学生互动同学之间互助4努力读书(

2、养成习惯,受益终生)按时到课(宁早三分,不省一秒)认真听讲(精力集中,要做笔记)参加活动(各种环节,积极参加)积累心得(提倡写作,择优出集)共同建设(师生同心,一起探索)学习要求5单元目录第一单元总论第二单元历史文化常识第三单元民俗文化第四单元建筑园林文化第五单元宗教文化第六单元自然山水文化第七单元艺术鉴赏第八单元文化体验6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导言“太阳启升的地方”7第一章旅游文化概述本章主要内容:旅游文化的基本定义旅游文化的特征和结构8第一节旅游文化的基本定义一、“文化”的渊源及其含义(一)文化与文明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文化:与自然相区别的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有物质形态和观念形态。 狭

3、义文化:人自身的智慧、精神状况、观念形态。文明:人类改造世界的优良成果的总和。 文明是文化的产物,是人类进步的实体记录。9文化在汉语中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西汉以后,“文”与“化”方合成一个整词,“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文选·补之诗》)10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111922年,梁启超在《什么是文

4、化》对文化作了如下定义:“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共业”包含众多领域,诸如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12“文化”四解1、指人类在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指社会的意识形态或一种人文现象。3、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独立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4、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现代汉语词典>13文化别解在某一地域或某一领域由人们创造并经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人文现

5、象。如“胡同文化”、“酒文化”等。①大白菜文化②政治文化中心③仰韶文化④学习文化⑤市井文化⑥文化水平⑦人类的文化⑧龙山文化⑨酒文化⑩校园文化14(二)文化定义指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民族或地域特色的语言文字、思维特征、社会心理、传统道德法律精神、宗教信仰、艺术风格、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精神与物质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及其表现。P3黄河十八湾15为什么?首先,文化是人的创造物而不是自然物,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其次,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的,是为社会所普遍具有和享用的,不是专属个人的。再次,文化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的创造,这种创造体现在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中,体现在所创造的物

6、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中。(P2)16历史性群体性影响性文化的特性黄河十八湾17二、旅游文化的定义(一)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周礼·正义》:“观乎人文以化天下”。旅游是孕育文化的媒体,文化诞生初始就是旅游的一项内容。18《周易》“观卦”与“旅卦”“观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观国之光,尚宾也”。这两处观光,几乎成了旅游的代名词,而且对观光的作用予以高度肯定。“旅卦”:“旅,小亨,旅贞吉”。这其中包含了旅游的两大特性:动机性和娱乐性19“旅游”溯源旅游即旅行游览的意思。在中国古代“旅”和“游”是两

7、个不同的概念。唐.孔颖达《周易正义》:“旅者,客寄之名,羁旅之称;失其本居,而寄他方,谓之为旅”。“游”原意是人或动物漂在水面上,后引申为“谓闲暇无事之为游”,《说文解字》:“游,旌旗之流也”。引申为“游,戏也”。“游,自乐之意”。中国古代的旅游活动常常用“游”概括。《尚书》:“惟漫游是好”。《诗经》:“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史记》:“二十而南游江淮”。20“旅游”一词的最早出现南朝梁沈约《悲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