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利分配问题探究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问题探究

ID:46177031

大小:6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问题探究_第1页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问题探究_第2页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问题探究_第3页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问题探究_第4页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问题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问题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上市公司股利分配问题探究股利分配政策作为公司管理财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仅是对公司收益的分配,而且关系到公司的投资决策、资本结构及股票价格等各方面问题。因此,通过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找岀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可以制定—个合理的、稳定的股利分配政策是非常重要,既有利于公司股权结构的稳定,又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股利分配机,同时又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以吸引投资者,最终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这对上市公司制定股利政策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股利分配问题的研究历来为中外学者所普遍关注。但直到今天,西方股利理论仍未达成共识,对实务中的股利政策的解释也显得支离破碎,“股利之谜”仍是悬而未决。

2、我国证券市场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起步晚,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力度弱等原因,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上市公司虚假上市、股东权益失衡、二级市场存在炒作行为、资产重组频繁等等,特别是我国的股利分配问题比较突出,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显得比较混乱,呈典型的短期性行为特征。一、股利政策的理论研究股利是企业的股东从企业所取得的利润,以股东投资额为分配标准。股利分配是公司遵照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向股东分配股利的活动。股利分配政策是以公司发展为目标,以股价稳定为核心,为指导公司各期的股利分配活动而制定的方法或措施,包括对股利支付水平及股利分配方式等有关方面的策略性指导。股利相关论认为公司的

3、股利分配对公司市场价值有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无关论提出的假定前提,公司的股利分配是在种种制约因素下进行的,公司不可能摆脱这些因素的影响。由于存在种种影响股利分配的限制,股利政策与股票价格就不是无关的,公司的价值或者说股票价格不会仅仅由其投资的获利能力所决定。股利无关论认为,首先,投资者并不关心公司的股利的分配,若公司留存较多的利润用于再投资,会导致公司股票价格上升;此时尽管股利较低,但需用现金的投资者可以出售股票换取现金。若公司发放较多的股利,投资者又可以用现金再买入一些股票以扩大投资。其次,股利得支付比率不影响公司的价值,既然投资者不关心股利的分配,公司的价值就完全由其投资的获

4、利能力所决定,公司的盈余在股利保留盈余之间的分配并不影响公司的价值。二、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股利政策的制定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基于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以及我国上市公司的特点,近年来,很多学者对此做了研究,发现我国股利政策有来自公司内部的约束,也有来自公司外部的约束。公司内部有关影响因素有公司的股权结构、成长能力、变现能力、盈利能力、公司规模、负债状况、拥有的现金、资产质量、筹资需求和能力等因素。公司外部的约束一般有法律限制、契约限制、股东意愿影响、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等。除了上述影响因素外,研究还表明一些非显著性因素也对股利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法律方面的限制主要表现是防止资本侵蚀的规定、留存

5、盈利的规定、无力偿付债务的规定和现金积累的规定等方面。三、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问题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环境处于转轨时期,优胜劣汰的市场运行机制还不健全,且上市公司多由原国有企业转制而成,占控股地位的国有股不能上市流通。在这种非凡的背景下,李长青(1999)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现状归纳了四个方面:1•股利支付率不高,不分配的公司逐年增多;2.股利形式不断推陈出新;3•股利政策波动多变,缺乏连续性;4•股利分配行为极不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成因是多方面的魏刚(2000)从代理理论的角度指出,股利支付是上市公司大股东减少代理成本的一种途径。王信(2002)通过比较A股与H股上市公司

6、在派现比例上的差异,认为我国A股上市公司低派现,是由于上市公司内部的“一股独大”。吕长江和王克敏(2002)以1997-1999年间231家上市公司为分析样本,发现管理层股权比例越低、盈利能力越强、公司股本规模越大,则公司股利水平越高。对此,他们同样从代理理论的角度对该现象进行了解释,即认为管理层股权比例与股利水平可相互替代地用于降低代理成本。应展宇(2004)以1992—2002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股权分裂的角度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问题,认为由于股权分裂的存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意愿整体偏低,且有诸多盈利的公司即便成长前景很低也不愿意派发股利;许多公司宁可使业绩下

7、降,也不愿意选择以送股方式派发股利;即使派发股利,股利支付水平也极低。刘文鹏(2002)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为了股本扩张以及“圈钱”需要,送股、转增股本和配股(增发)比例较大。从理论讲,转股和配股不属于股利分配范畴,但在实践中,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方案的宣布往往伴随着配股、公积金转股等股本扩张行为。以配股为例,从配股公司数量来看,全部上市公司中每年进行配股的公司的比率在1994年一1999年年间几乎都在20%—30%左右。并且满足配股条件的公司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