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孤儿和赵氏孤儿影响研究

中国孤儿和赵氏孤儿影响研究

ID:46200767

大小:6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中国孤儿和赵氏孤儿影响研究_第1页
中国孤儿和赵氏孤儿影响研究_第2页
中国孤儿和赵氏孤儿影响研究_第3页
中国孤儿和赵氏孤儿影响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孤儿和赵氏孤儿影响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孤儿和赵氏孤儿影响研究从《赵氏孤儿》与《中国孤儿》看影响研究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它主臧用实证的方法确立两国文学间或多国文学之间的事实联系。而影响研究真正的含义是指以历史方法来处理不同民族文学间存在的事迹联系研究。其实简单地说,影响研究即一个国家的文学对另一个国家的文学所产生的影响。为了更好的说明,我主要是讲一个国家的一部作品对另一个国家的作品的影响,比如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与伏尔泰的《中国孤儿》。首先,影响研究要建立在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的文学的接触与交流上。法国

2、思想家伏尔泰的戏剧《中国孤儿》就是是根据中国元代杂剧作家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改编而成的。而伏尔泰也是看了法国神父马若瑟的法译本《赵氏孤儿》才有感而创。所以,伏尔泰正是受到中国的思想传统、伦理道德以及作品的影响,才会创造出《中国孤儿》,虽然《中国孤儿》与《赵氏孤儿》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伏尔泰本无论是在情节结构、人物设置及发生时间,还是思想主题和创作倾向,与纪本相比,都相去甚远。但在此,我先讲讲《赵氏孤儿》是如何影响《中国孤儿》的。首先,《赵氏孤儿》与《中国孤儿》都是在围绕搜孤救孤展开的。情节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3、赵氏孤儿》春秋时代发生在晋国的一段故事。屠岸贾为剪灭异己赵盾,斩草除根,屠杀赵氏遗孤,程婴用药箱将遗孤救出,守将韩厥见程婴一腔正义,十分感佩,放走程婴和遗孤,自己拔剑自刎。为了保全赵氏孤儿,程婴献出自己亲生儿子代替赵氏孤儿,公孙老人顶替救孤藏孤的罪名,然后由程婴向屠岸贾告发,屠岸贾残忍地杀死了公孙老人和“赵氏孤儿”。程婴为赵孤取名赵武,并将他养大成人,最后赵武杀死了屠岸贾,为家族报仇。而《中国孤儿》发生在宋元交际之时,成吉思汗攻陷北京,宋皇临死前向大臣臧惕托孤,臧惕为救遗孤,以亲生儿子冒名顶替大宋遗孤,其妻

4、伊达美不忍,向成吉思汗道出实情,以求保住儿子一命,成吉思汗以其夫、其子及大宋遗孤三人的性命为要挟,向伊氏求婚,伊氏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大义凛然,毫不犹豫地拒绝了逼婚,并积极投入救孤活动。最后成吉思汗下令赦免臧惕夫妇,并收大宋遗孤及臧惕之子为义子。剧本以成吉思汗恳求臧惕留在宫中以中华民族的高度文明教化元朝百官而结束。另一方面,《赵氏孤儿》与《中国孤儿》主题就是歌颂“义”、“仁”等儒家传统美德。《赵氏孤儿》中有忠奸对立。在剧本中,赵、屠两个家族已分别被符号化为忠、奸的代表,如赵氏家族被尊为“忠孝的公卿”,而屠

5、岸贾则被定位为“扰乱朝纲”的“奸贼”,程婴与韩厥正是不满屠岸贾的不忠不义,所以才会冒死救出赵孤,但这也体现了他们的忠义。除此之外,还有朋友之间的信义。公孙大人因为与赵家的良好关系而牺牲自己救赵孤,讲的就是一个“信”。最后,还有伦理道义,即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屠岸贾杀赵氏一门,最后赵武杀死屠岸贾,这就是我们古代伦理道义。忠义、道义、信义,都是“义”,也是儒家思想在我国文学作品中的体现。而《中国孤儿》主要体现的是仁义与情义。成吉思汗本是要杀死大宋遗孤,但黏在臧惕夫妇的忠贞不二,对祖国的忠义之心。赦免的臧惕夫妇,

6、并让臧惕教化元朝百官,这是体现了一个君主的仁义,而臧惕之妻,伊达美更是有情有义,她不舍母子情亲,主动向成吉思汗坦白,面对逼婚,她对丈夫忠贞不二,并且她也忠于大宋。伏尔泰正是因为受到了我国古代的伦理道德,儒家思想的影响,才会将作品中的儒家思想发挥到极致。其实,《中国孤儿》除了宣扬了儒家的传统道德,更加赞赏了儒家“仁政”的政治哲学,并将《赵氏孤儿》所没有体现出的内容展现了出来。《赵氏孤儿》与《中国孤儿》其实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的这种相似,都是建立在影响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伏尔泰是在模仿纪君祥的写作,但另一方面,

7、他也继承和发展了《赵氏孤儿》中的思想,也是一种新的体验,让人在非常熟悉的感觉中,体会到新的内容和新的思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正是因为伏尔泰成功地“汲取了中国传统人本主义思想的精华”,才能创作出如此精彩的作品。正是因为不同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才会碰撞出火花,正是在这种相互借鉴中,才会产生影响研究,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研究的一种方法,也是我们在研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学时所采用的一种常见的方法。在相互影响中去理解其他的文学并升华自己国家的文学。以上是我对影响研究的见解。2013级汉语言文学2班宾若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