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阻碍中国自主创新之路

谁在阻碍中国自主创新之路

ID:46202499

大小:51.2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1

谁在阻碍中国自主创新之路_第1页
谁在阻碍中国自主创新之路_第2页
谁在阻碍中国自主创新之路_第3页
资源描述:

《谁在阻碍中国自主创新之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谁在阻碍中国自主创新之路   即便经过宏观调控的“减速”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依然巨大主流声音尤其是经济学家已经开始计算按照这样的速度再过20年我国GDP会达到什么样的规模单从数字看肯定是很美好的然而一国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显然不是数字累加的结果那么是否有人能回答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到底来自何处呢   近期从国家科技战略研究课题组传出了令人沮丧的消息研究人员发现20年来“世界工厂”的美梦已经让中国迷失在表面的繁荣背后我国在众多核心技术领域正面临着“创新能力缺失甚至消退”的糟糕局面技术创新能力意味着什么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在大工业社会的竞争中技术创新能力就是一国核心竞

2、争力的体现眼下的繁荣很可能是短暂的而只要科技创新能力旺盛短期的困顿清贫没什么可怕这其实是小学生都能懂得的道理   在持续攀升的GDP数字背后中国的科技创新现状调查发现尽管各国高技术公司都在中国布点但是直至今天全球99%的发明专利仍掌握在世界前20位创新型的国家手中中国在这个序列中的排位不升反降!同时中国的发明专利累计授权量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甚至落后于我国台湾和韩国等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从这个结果看中国早年提出的“市场换技术”的方案正在走向它的反面研究者认为我们的经济体制长期重“引进”但“消化、吸收”得却不好因此在整体科技能力上形成了较大程度的“对外技术依存”

3、   以“技术依赖”为主要特征的“依附型经济”其失败的经验早已被人认识到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基本上依靠从外部注入资金和技术而自己只是出卖资源和劳动力虽然GDP的数字能维持在高位但公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和福利并不能持续改善   有人也把这种经济称为“寄生型”经济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寄主国”的要求和预期上世纪70年代拉美国家经济快速增长就具有典型的“寄生”特点;到了80年代当东南亚诸国可以提供更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对主要工业国的产业转移更有吸引力的时候被遗弃的拉美国家迅速走向衰落;同样到了90年代当中国、印度等新型大国的劳动力和资源进入国际分工体系之后东南亚、韩国等地爆发了金融

4、危机经济一蹶不振……这样一个危机传递链条说明如果没有自主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拥有大工业体系中的核心竞争力就无法掌握经济发展的自主权永远会受制于人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会否陷入这个误区   最近有关中国汽车业是否要发展自主研发能力的争论已经让国人看到多年来中国经济“重引进、不重创新”增长模式带来的危害这种坐享其成的“懒汉式拿来主义”竟然成为许多经济界人士怀中的宝贝和脑中的教条他们甘于让中国经济停留在国际产业分工链条的低端让中国工人去挣那么一点可怜的加工费却对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培育自主产权和品牌的努力大加抨击“依附型”经济造就“寄生思想”“寄生思想”反过来会推动“依附型”经济

5、向纵深发展如果这样中国重蹈拉美、东南亚的覆辙不是没有可能!   中国的科技人员已经意识到这个危局有研究者提出中国经济现在的增长方式与技术创新相悖据统计xx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经费327.5亿元而用于消化吸收的经费仅为25.7亿元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经费之比为12.7:1他们的结论是:尽管中国不断让出市场但却未能真正换来产业核心技术甚至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越发受制于人改变这个局面必须大力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摆脱对外国技术的依赖   其实这是被GDP增长数字掩盖了的重大课题这才是未来20年对中国经济发展最重大的挑战同时多年来急速膨胀的“依附型”利益集团及其广为散播

6、的“寄生”思想就是这次中国经济模式顺利实现转型的最大障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