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大吉对联范文

新春大吉对联范文

ID:46205466

大小:93.5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新春大吉对联范文_第1页
新春大吉对联范文_第2页
新春大吉对联范文_第3页
新春大吉对联范文_第4页
新春大吉对联范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春大吉对联范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春大吉对联范文    引导语:对于对联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亦有很多人有过贴对联或者写对联的经历那么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新春大吉对联欢迎阅读!    1)上联:先辈业绩牢牢记下联:优良作风代代传    2)上联:玉海金涛千里秀下联:绿树红花丸护唇    3)上联:金凤呈祥人得意下联:玉羊衔瑞事称心    4)上联:求真务实创伟业下联:天帮地助展鸿图    5)上联:财达三江通四海下联:业兴千年连九州    6)上联:艺苑繁花沐春雨下联:文坛异彩迎东风    7)上联:发扬民主千家喜下联:安定团结万户欢    8)上联:白羊越涧探春景下联:紫燕绕梁报福音    9)

2、上联:雄鸡喜唱升平日下联:志士欢歌改革年    10)上联:引颈高歌鸡起舞下联:举旗奋进国腾飞    1)上联:马蹄踊跃驰千里下联:羊角扶摇上九霄    2)上联:林木遍山山山绿下联:鱼鸭满塘塘塘丰    3)上联:鸢观故国千山秀下联:鸡唱新春万里娇    4)上联:百凤迎春朝旭日下联:五羊衔穗兆丰年    5)上联:紫燕迎春穿绿柳下联:金鸡交岁舞丹阳    6)上联:万里山河红烂漫下联:九亿人民志凌云    7)上联:风吹杨柳千门绿下联:雨润桃杏万户春    8)上联:万里春风陶美德下联:百年事业绍新人    9)上联:三尺柜台连城乡下联:一颗红心为人民    10)

3、上联:大圣威威辞岁去下联:雄鸡喔喔报春来    1)上联:八骏嘶风传捷报下联:五羊跳跃展新图    2)上联:披荆斩棘长征路下联:织锦描红四化图    3)上联:雄关思铁天天越下联:捷报如潮日日来    4)上联:晨光初露雄鸡唱下联:红杏出墙彩蝶飞    5)上联:事业辉煌年年好下联:财源广进步步高    6)上联:猴舞千钧除魅气下联:鸡鸣万户报春晖    7)上联:金鸡啼处腾红日下联:春水流时淌福音    8)上联:得意春风扬马首下联:宜人景色赖羊毫    9)上联:龙腾虎跃修水利下联:人欢马叫闹春耕    10)上联:飘飘落叶随冬去下联:片片生机伴春来    11)

4、上联:祖国江山千古秀下联:中华大地万年新    12)上联:千家爆竹辞旧岁下联:万户红灯庆新春    13)上联:马步生风辞旧岁下联:羊毫挥墨写佳联    14)上联:大圣拨开千里雾下联:雄鸡喜报万家春    15)上联:龙腾虎跃人间景下联:鸟语花香天下香    16)上联:岁月逢春人欢笑下联:禾苗得雨粮丰收    17)上联:羊年喜千家祝福下联:国运昌万物生春    18)上联:勤俭持家家家富下联:艰苦创业业业新    19)上联:振奋精神搞工作下联:下定决心当模范    20)上联:草肥水甜牛羊壮下联:人杰地灵五谷香    21)上联:喜居宝地财兴旺下联:福照家门富

5、生辉    22)上联:春信千家传紫燕下联:福音万户报金鸡    23)上联:金鸡报晓歌大治下联:丹凤朝阳赞中兴    24)上联:长征万里党指路下联:江山千秋民当家    25)上联:雄心开创千秋业下联:妙手绘成万年春    26)上联:军民情谊深似海下联:党政团结重如山    27)上联:岁月逢春花千树下联:人民可意力万钧    28)上联:莺歌燕舞留春住下联:龙腾虎跃向未来    29)上联:东风万里送春晖下联:红日高照暖人心    30)上联:世纪春风萌绿草下联:山乡柳笛放群羊    附加阅读:春联区分上下联    一些喜好春联但又不甚了解春联的人常常不知道如何

6、区分上下联其实窍门很简单对联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习惯就是上联收尾的字要用个仄声的字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三声或四声下联的收尾字一般是平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声或二声从音韵学角度说这样读起来有抑有扬悦耳动听    贴春联时顺序最重要许多对联上下联有个因果关系念反了就不通了而且贴错了还会闹笑话现在贴在大门上的春联一般称为门联贴在里门(二门)上的称为重门联很多家庭现在都安装了防盗门此时张贴对联直接把上下联挂在防盗门上即可如果贴在周边的墙上反而显得不够工整    1、上下联的区分与位置    按照古书读法上联在右下联在左现在有不少门上的对子和柱子上的对子很多都贴反了往往都是把上联贴在左边

7、下联贴在右边了有时贴反了不易被察觉因为有的对联先读一联对意思的影响不大而绝大多数都不行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上下联的区分:    上联的末字无一例外地都是“仄声”字下联的末字无一例外地都是“平声”字如前例中的“柳、绣”(上联末字)“天、图”(下联末字)等    2、平仄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和烦琐但按照现代汉语的分法(古代汉语中的比较复杂我们使用的是“偷懒”的办法)只需把读音中的一二声(如清:一声明:二声)视为“平”把三四声(如马:三声力:四声)视为“仄”就可以了(诗词中的平仄也与此相同)这样可以使读者读起来有抑扬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