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ID:46207448

大小:6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效果分析_第1页
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效果分析_第2页
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效果分析_第3页
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效果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效果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本文目的在于分析屮医治疗对改善盆腔疼痛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木文研究方法收集我院妇科2012年1月-2013年2月慢性盆腔疼痛患者116例,将其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其中58例纳入观察组,58例纳入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盆腔炎西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対比治疗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冇效率96.6%,对照组70.7%,对比差异显著(1X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対照组(P<0.05)o因此,在慢性盆腔疼痛患者的临床中根据患者中医分

2、型,给予中医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疼痛,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屮医;慢性盆腔疼痛;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187-01慢性盆腔炎在妇科临床上是常见病与多发病,其是由于盆腔炎急性期内炎症迁延或治疗不规范、不及时所致[1]。目前,由于不洁性生活、各种宫腔操作、人工流产的增多,盆腔炎发病率也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患者临床表现为下腹坠痛、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使正常的夫妻性生活受到较大的影响,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患者不孕,慢性盆腔炎患者在患病期间常会伴有

3、疼痛感,存在较大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与治疗效果。本文选取慢性盆腔疼痛患者5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取得了颇为满意的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妇科2012年1月-2013年2月慢性盆腔疼痛患者116例,将其随机方法分为两组,BP:观察组58例与对照组58例。58例对照组患者中:年龄在24-51岁,平均年龄为(34・6±6・7)岁;病程在0.2-11年,平均病程为(5.4±2.7)年。58例观察组患者中:年龄在21-52岁,平均年龄为(33.4±6.9)岁;病程在0.4-9年,平均病程为

4、(4.8±2.3)年。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有:下腹冇明显的坠胀与疼痛感;子宫附件区有压痛且活动受限;白带增多且色黄;月经失调;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双侧或单侧输卵管增粗且呈现条索状;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相关数据与资料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头也西丁,剂量为每次2克,每12小时1次;病情得到改善后,调整为阿奇霉素口服治疗,剂量为0・5克,每天1次。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方案为:对于内寒阳虚者,应用温经汤、附子、艾叶和小茴

5、香;对于凝滞汗湿者,应用少腹逐瘀汤、苍术、茯苓;对于血瘀气滞者,应用膈下逐瘀汤治疗。1.3评价指标1.3.1治疗效果评价标准参考[2]:①治愈: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完全消失,B超检查结果显示止常。②显效: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基木消失,B超检查结果显示基本正常。③有效: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症状显著改善,B超检查结果显示有所改善。④无效: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症状没有明显的改善迹象,或者患者病情加重。总有效率二(治愈+显效+冇效)/总例数X100%。1.3.2采用GQ0LI-74生活质量评分表给予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内容包括:物质生活、社会

6、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等项,每一项分值均为25分,总分100分,总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数据处理时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认为组间差异结果在统计学上有意义。2结果2.1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1。3讨论慢性盆腔炎是指内生殖器官与周围结缔组织以及盆腔腹膜山感染而引发的慢性病变,该病诱发因索较复杂,病

7、情顽固,其主要的致病因子为支原体感染与细菌性阴道疼痛症等。多数学者认为盆腔疼痛发病与宫腔操作史、经期同房史、不良孕育史、妇科手术史等冇关,其病理表现为纤维结缔组织有明显增生;盆腔组织广泛性粘连;输卵管僵硕;形成疼痛性包块等。山于慢性盆腔炎反复性强,长期慢性疼痛加Z女性心理因素等影响,会让患者感到焦虑与无助,甚至会失去治疗的耐心与信心。木研究对该类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良好。血瘀气滞者疼痛体现为小腹胀痛,同时可伴随痛经、胸肋部胀痛等,因此需给予化瘀理气止痛治疗;凝滞汗湿者疼痛体现为小腹冷痛,需给予散寒温经暖宫治疗;而湿热者疼痛体现为小腹疼痛,

8、经期或劳累时加重,伴随腰紙部疼痛等,需给予化瘀止痛除湿治疗;而虚弱气虚者,疼痛一般体现为经期小腹隐痛,需给予益气补血治疗。综上所述,釆用中医辨证疗法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