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课程标准

常识课程标准

ID:46213128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常识课程标准_第1页
常识课程标准_第2页
常识课程标准_第3页
常识课程标准_第4页
常识课程标准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识课程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常识》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常识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3+2中高职衔接班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一、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常识》课程是以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3+2中高职衔接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能力为目的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本课程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理论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素养、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为学生能够胜任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本课程注重与高职阶段的知识结构相衔接,通过学习,为后继课程《幼儿园科学活动设计》的学习打下基础。二、课程教学总目标

2、(一)知识目标1.了解世界的物质性;宇宙世界的形成和演化;太阳系结构、起源、特征、演化;2.理解地球环境及演化、自然地理分布、环境科学与生态学;3.掌握物质构造、运动和力、分子运动和热、电磁与光;4.掌握化学反应的实质及类型、无机界与无机化学、有机物与有机化学;5.了解生命的起源、基本特征与结构生物的进化、生物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生物工程技术。(二)能力目标:1.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2.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树立自然界的物质观,逐步建立对立统一、动态平衡的辨证观点。3.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教育的关系,提高教师自身的

3、科技素质。(三)情感、态度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获得研究和探究相关学科的乐趣。2.用科学的方法及科学的态度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3.善于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解决实际的问题,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章节名称主要内容教学要求学时安排理论实训合计第一章自然地探索近代自然科学诞生阶段三件大事。经典力学中牛顿最重要的成就。19世纪的三大发现、20世纪科技的特点、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观察、实验的意义和作用、逻辑思维和科学假说。1.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了解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了解自然科学、技

4、术、社会与教育的关系。2.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3.掌握观察、实验的方法。415第二章自然界的物质1.太阳及太阳系的九大行星、地球的外部圈层、内部圈层、地球表层、海陆分布及形态。2.溶液的浓度、无机物、元素周期律、烃及重要衍生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散系的性质。3.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分裂。1.了解恒星、银河系、地球的超外圈磁层、地球表层及海洋形态;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了解大气和水对生命的意义;了解酸碱指示剂、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应用,分散系的概念和性质;了解组成生物体的元素、生物的类群;2.理解太阳、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内

5、部圈层、海陆分布、陆地的形态;理解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理解水溶液的浓度和酸碱性,几种典型非金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同主族性质的递变规律与结构的关系、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细胞分裂。3.掌握太阳系的九大行星、地球的外部圈层;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简单计算,能用PH值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及简单计算;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415第三章自然界的运动1.牛顿第二定律、第三定律、动量守恒定律。2.四季和五带产生的原因,时间和历法的规定。1.了解描述运动的相对性;了解重力势能;了解大气运动是造成天气变化和气

6、候分带的原因。2.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理解功、动能、动量定律;掌握动量定理;理解地球的自转、公转,理解季节和五带、历法和时间。3.会用牛顿定律解题;会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解题。415第四章生命与自然光合作用;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均衡膳食;孟德尔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展;生物进化的理论。1.了解叶的结构;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反应和暗反应;了解生物界的两个营养类型;了解动物的营养方式、营养成分的吸收、食物的分组;了解生物生殖的基本类型、受精概念、动物受精和植物的双受精、染色体与基因、基因突变。了解生物进

7、化的证据;理解达尔文进化学说及其本质。2.理解营养的概念,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食物的消化、吸收的过程及人体建立均衡膳食的重要;理解有性生殖中的卵式生殖、染色体畸变。3.掌握人体的消化系统及膳食的调配;掌握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掌握基因的分离规律、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415第五章资源、能源及其利用1.地球上的资源2.地球上的能源3.能量及其转化4.原材料的开发利用1.了解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和现状。了解太阳能、水能等能源及其利用;了解煤和石油的成因、成分;了解能源概念。了解氧化作用;理解机械能、内能、电能及它们之间的转化;确立普遍的能量转

8、换及守恒的观点;了解一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