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

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

ID:46247643

大小:905.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1-22

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_第1页
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_第2页
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_第3页
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_第4页
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斯金纳程序教学法及举例一斯金纳生平1904年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922年进入汉密尔顿学院主修英国文学并开始从事写作1930年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1931年获得心理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校研究院研究员1937——1945年在明尼苏达州大学教心理学1945——1947年任印第安纳大学心理学系主任1947年重返哈佛大学,担任心理学系的终身教授,从事行为及其控制的实验研究1958年被授予“卓越科学贡献奖”1968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这是最高级别的科学奖励1971年美国心理学基金会授予他一枚金质奖章1990年8月10日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心理学毕生贡献奖”荣誉证书,8天后去世二程序教学理论所谓的程

2、序教学是指将各门学科的知识按其中的内在逻辑联系分解为一系列的知识项目,然后让学生按照由知识面项目的顺序逐个学习每一项知识,及时给予反馈和强化,使学生最终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三斯金纳程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操作性条件反射:一类是应答性行为,这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反应;另一类是操作性行为,是有机体自身发出的反应,与任何已知刺激物无关。强化理论:强化就是通过强化物增强某种行为的过程,而强化物就是增加反应物可能性的任何刺激。积极强化是获得强化物以加强某个反应,消极强化就是去掉可恶的刺激物,是由于刺激的推出而加强了那个行为。四程序教学的原则1积极原则2小的步子3及时反馈4自定步调5最

3、低的错误率1积极原则斯金纳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充当消极的听众角色,没有机会普遍的、经常的做出积极的反应。程序教学以问题的形式向学生呈现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做出积极反应,从而提高学习效率。2小的步子斯金纳把程序教学的教材分成若干小的、有逻辑顺序的单元,编成程序,后一步的难度略高于前一步。程序教学的基本过程是:显示问题(第一小步)———学生解答———对回答给予确认——进展到第二小步子......如此循环前进直至完成一个程序。3及时反馈斯金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的每个反应立即做出反馈,对行为的及时强化是控制行为的最好的方法,能使该行为牢固建立。对学生的反应作出的反馈越快,强化效果就

4、越大4自定步调每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程度上通常都有上中下之别。传统教学总是按统一的进度进行,很难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影响了学生的自由发展。程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按照最适宜于自己的速度学习并通过不断强化获得稳步的诱因。5最低的错误率教学机器有记录错误的装置。程序编制者可根据记录了解学生实际水平并修改程序,使之更适合学生的程度;又由于教材是按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的顺序编制的,学生每次都可能做出正确反应,从而把错误率降到最低限度。五程序教学的几个本质特点1由学生按学习程序独立自主按部就班的个别学习方式2以问题法的向学生呈现知识3程序教学是由问题显示,学生回答和判断回答正误反馈三个部分组

5、成的系统4学生个别学习程序教材,师生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已大为削弱5程序教学的重点是掌握现成知识六程序教学模式的优点1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2采用低起点、小台阶的方式编排知识,促进理解的学习3当时知道结果,促进高效率的学习4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分类推进5当堂消化、当堂完成七程序教学理论的评价1斯金纳顺应时代潮流,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育上的运用开辟了道路2程序教学问世以来对美国、西欧、日本有较大影响,被广泛用于英语、数学、统计、地理、科学等学科的教学中3他在策略上过于刻板,注重对教材的分析,把教材分解的支离破散,破坏力知识的连贯性和完整性4程序教学着重由于灌输知识,缺乏师生间的交

6、流和学生间的探讨,不利于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程序教学只能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5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心理学所关注的是可以观察到外在的行为,而不是行为的内部机制。他把心理学的内部过程看作是一个“黑箱”6缺少了学生与教师相互间直接对话和即时交流的教学,已经丧失了教学的实质意义八程序教学法的运用举例课堂模式要求:在50分钟教学过程中,课前5分钟教师进行导入,明确本节学习的目标;然后教师采用较难的知识点讲述5分钟,学生做相应练习7-10道题。在30分钟的时候进行课堂阶段性测试,进行及时反馈,最后有10分钟时间进行当堂测试于反馈。采取讲、练、测、评一体完成。九程序教学法的具体例子三角函数诱导公式

7、的学习1、教师讲明学习目标(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公式)2、教师讲解较难的公式(角度加上90度后函数值的变化)3、学生运用手上的学习资料进行学习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检查(通过一些习题检验),根据同学作答给出相应的反馈(提出改进的地方)5、课堂测试。6、对本节课的内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参考资料海南师范大学《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课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