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开题报告】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开题报告】

ID:462524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05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开题报告】_第1页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开题报告】_第2页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开题报告】_第3页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开题报告】_第4页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开题报告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说明:模板只作格式示例规范,表格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填写页面设置:上2.5,下2.5,左2.8,右2.8;装订线左边1cm封面格式设置:字体:宋体,四号段落:居中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研究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在获取更多经济资源的同时,也承受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巨大压力。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增加,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包括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也随之增加,所以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系统已成为企业当前关注的热点。企业财务预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是在企业所涉及各个环境和行为进程中设立

2、的各种采集、测评、调节和控制的综合体同时这个综合体也要对企业的各种行为提供完善和全面的决策依据,为未来风险控制和失误改正提供工作的准则,也为各种监控提供手段和工具。由于我国对财务危机及预警模型的研究历史不长,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存在着弱点和不足。目前国内大多数上市公司和中小企业都未建立财务预警系统,甚至未认识到建立财务预警系统这道“防火墙”的重要性,因此提高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财务风险预警意识,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评估体系、防范和化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随时会遇到的各种风险,成为企业管理当局首要解决的任务之一。预期目标:本文采用理论与

3、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制造业3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其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相关性研究,使决策者和相关人员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作出相应决策,规避风险,使企业持续良好地发展。2.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对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模型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但不同时代、不同行业、不同国家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模型都是有很多差别。研究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系统的构建,对我国上市公司正确应对当前所面临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国外的专家学者比较早地对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模型进行了研究探讨。较早的是运用单变量模型

4、对财务风险进行研究。Fitzpatrick(1932)率先开展了财务风险预警研究,他以19家公司为样本,最终得出判别指标为净利润/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负债。1966年,Beaver也运用单变量风险预警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他通过研究认为运用现金流量∕总负债来预测企业失败的效果最好,总负债∕总资产和净利润∕总资产次之。此后的研究逐渐转移到运用多重变量模型分析财务风险的研究上。美国纽约大学Altman4教授首次将多元线性判定方法引入财务风险预警,于1968年构建了著名的Z-Score模型,确定了5个变量作为判别变量,即营运

5、资本/总资产、留存盈余/总资产、息税前利润/总资产、总股票市值/债务的账面价值、总销售收入/总资产。A1tman在1977年又发展了Z分数模型,即第二代Z模型(Zeta)模型,此模型包括了7个财务比率变量,即资产收益率、盈利的稳定性、债务还本付息、累计盈利能力、流动性资本比率、由企业总资产衡量的企业规模。但此分析有独享权,故其变量的权重不予公开。Z计分模型存在着假设上的局限性(要求自变量成正态分布,并满足两组变量的协方差矩阵相等)。因此Ohlson在1980年提出了条件概率模型,主要有对数成败比率模型(LOGIT)和概率单位模型(

6、PROBIT)两种统计方法。它们都是建立在累积概率函数的基础上,克服了上述线性模型假设的局限性(即不需要满足自变量服从多元正态分布和两组间协方差相等的假设)。Ohlson使用了9个自变量,他发现了至少有4类显著影响公司破产概率的变量:公司规模、资产结构、公司业绩和当前资产的变现能力,并将其放入模型重点考虑。随着现金流量观念的发展,公司的价值等于期望的未来现金流量净现值的确立,Aziz、Emanuel、Lawson在1988年提出了现金流量信息预测财务困境模型。现金流量信息预测模型基于理财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公司的价值应等于预期的现金

7、流量的净现值。在所有的这些研究中,Beaver作为早期单变量判定模型较为成熟的研究者,可谓功不可没;A1tman提出的多交量比率预测模型则进一步推动了财务预警的发展;而Aziz、Emanuel和Lawson等提出的现金流量信息模型则丰富了财务预警研究的体系。我国学者对企业财务危机及预警模型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有关财务风险分析模型、评价体系的研究借鉴了国外的研究成果。1986年,吴世农、黄世忠曾撰文介绍企业破产的财务分析指标及其预测模型。他们选取了70家处于财务困境的公司和70家财务正常的公司为样本,应用单

8、变量判定分析,研究财务困境出现前五年内这两类公司21个财务指标各年的差异,最后确定6个为预测指标,应用单一线性判定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逻辑分析三种方法,分别建立三种预测财务危机的模型,这也是国内学者提出的最早的财务预警模型。90年代,我国学者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