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山地区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研究

乌拉山地区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研究

ID:46269105

大小:382.6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2

乌拉山地区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研究_第1页
乌拉山地区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研究_第2页
乌拉山地区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研究_第3页
乌拉山地区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研究_第4页
乌拉山地区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乌拉山地区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地质学刊第34卷第l期doi:10.3969/j.iⅫL1674_3636.20lO.01.28乌拉山地区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研究向美琳1’2。陈建国1’2,刘祥旭1’2(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2.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根据研究区蚀变岩在ETM图像上的光谱特征,利用比值增强、主成分分析及比值增强后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内蒙古乌拉山地区蚀变岩信息进行增强,进而采用均值加标准差与最优密度分割相结合的方法对蚀变信息进行提取和分析。通过多层次的

2、筛选和评估,划出真异常区,制作遥感异常图。关键词:遥感;蚀变信息;比值;主成分分析;信息筛选;内蒙古中图分类号:Iy71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636(2010)0l一0028一05O引言围岩蚀变是由于含矿热液与围岩化学成分不同及物化条件的不平衡而引起的热液对围岩的交代作用,是找矿的重要标志之一。岩石蚀变信息反映在遥感信息中,表现为一种较弱的色调异常,可通过一系列的图像处理过程,将异常信息分离出来。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这方面工作,并取得长足的进展。国内则始于20世纪90年代,19

3、95年,何国金等提出的“微量信息处理技术”为基于多波段遥感数据提取矿化蚀变信息提供了原理支撑。1997年,马建文提出“ETM掩膜+主成分变换+分类识别”提取矿化弱信息方法(MPH)。1999年,张远飞等利用“多元数据分析+比值+主成分变换+掩膜+分类(分割)”的方法在新疆、内蒙古、江西、云南成功提取了金矿化蚀变信息。张玉君等用与矿化相关的蚀变岩在ETM图像上亮度值曲线的双峰特性(ETM3和ETM5高值)提取蚀变岩信息。以内蒙古乌拉山地区为例,笔者从研究区蚀变特征及多波段图像矿化信息的光谱特征出发,通过比值增

4、强、主成分分析以及二者相结合的方法对遥感蚀变信息进行提取研究,并通过多层次筛选评估,提取矿化异常区,在找矿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区位于内蒙地轴阴山台拱中西端南缘乌拉山一大青山复式背斜轴部的中段(图1)。区内出露的主要地层为晚太古界乌拉山群老变质岩系,其岩性主要是含金背景值较高的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片麻岩、黑云二长片麻岩、蛇纹石化大理岩夹含铁石英岩及部分混合岩类。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十分发育,控矿构造以东西向断裂为主。金矿体主要分布于乌拉山一大青山南麓山前大断裂北侧近东西向的次级剪切断裂带

5、中。区内岩浆活动频繁,不同方向的断裂均被不同期次的中酸性侵入体及伟晶岩脉、石英脉、钾长石脉、含金石英钾长石脉和一些中基性岩脉所充填。脉体比较发育,以华力西、印支、燕山期中酸性侵人体为主。出露于乌拉山中部,大桦背黑云母花岗岩岩体是本区最大的岩体,与矿化关系密切,金矿体主要产在该岩体以东一定距离内的老变质岩系中。本区围岩蚀变强烈,主要有钾长石化、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及碳酸盐化。局部发育镜铁矿化、方铅矿化、黄铜矿化、绿帘石化和萤石化。其中与矿化关系比较密切的蚀变是钾化、硅化、黄铁矿化、褐铁

6、矿化和绿泥石化。围岩蚀收藕日期:2009一10一14:编辑:陆李萍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2197);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6AA06zll3);“十一五”国家支撵计划课题(20()6BABolAOl203);教育部创新团队基金(IR7r仃755)作者简介:向美琳(1983一),女,湖南怀化人,硕士研究生,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第34卷向美琳等:乌拉山地区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研究团-囤z回,团4田s囤6团7囡8田9曰lo囹ll因12园13曰14图l乌拉山矿区地质略图l一第四系

7、;2一上第三系上新统;3-太古界乌拉山群;4一燕山期黑云母花岗岩;5.华力西期花岗岩;6一华力西期石英闪长岩;7-华力西期花岗闪长岩;8-辉绿岩;9一伟晶岩脉;lO-断裂构造;11.褶皱构造;12.航磁推侧基岩埋藏等深线:13.乌拉山群花岗质混合岩;14.含金石英钾长石脉及编号变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其空间分布表现为明显的线性分布特征,一般呈带状分布于矿脉两侧,多期次热液活动的结果使各种蚀变在构造裂隙两侧重复叠加。2研究区蚀变特征2.1钾化本区哈达门沟金矿是与“钾化”密切相关的金矿床,钾化在哈达门沟金矿区非常

8、发育,蚀变岩石呈红色、褐红色,沿断裂呈带状分布,其延长及宽度都较大,含金钾长石矿化脉,含金石英矿化脉是主要的赋金岩石。但是钾化不像粘土化、碳酸岩盐化等与金矿有关的蚀变那样在400nm一2500nm有其特征的吸收峰,而且地表钾化中钾长石易风化蚀变为高岭石等粘土矿物,不易区分。因此,本次数据处理中将地表钾化信息基本包含在羟基信息里。2.2黄铁矿化与褐铁矿化黄铁矿是主要载金矿物,与金矿化关系十分密切,黄铁矿化一般伴随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