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言上善若水——写于常印佛院士80华诞

大爱无言上善若水——写于常印佛院士80华诞

ID:46299225

大小:380.2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2

大爱无言上善若水——写于常印佛院士80华诞_第1页
大爱无言上善若水——写于常印佛院士80华诞_第2页
大爱无言上善若水——写于常印佛院士80华诞_第3页
大爱无言上善若水——写于常印佛院士80华诞_第4页
资源描述:

《大爱无言上善若水——写于常印佛院士80华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21卷第2期2011年6月安徽地质GeologyofAnhui、,01.2lNo。2June201l文章编号:1005—6157(2011)02—091-4太爱无畜上善蓑水写于常印镶院士∞华诞周治安(安徽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系,安徽淮南245000)国人日:大爱无言,上善若水。我认为这两句话是对常印佛先生品行的贴切写照。我体验先生的上善,受过他的大爱,大爱无言,感恩不能无言。为了善与爱的传承,谨撰此短文,权作对恩师常印佛院士803诞的祝贺。回首往事,我与先生相识于51年前。那年我大学毕业,分到安徽321地质队工作,常印佛

2、院士时任该队总工程师,报到时,他对我进行约谈,安排我去铜陵普查队工作。那时大队正从贵池“打包”转移,不几天,先生也搬到了铜陵狮子山。我是普查队的地质技术员,由于先生关注普查工作,在铜陵四年多时间里,有幸得到先生的指导并与先生常相见。先生仁爱、豁达、智慧,我从内心深处愿意跟随先生工作。并油然产生仰慕之情。铜陵结上世纪50年代初,国家对铜矿资源有强烈需求,铜官山最早列为扩大找矿的重点矿山之一,随后铜陵地区就成为321地质大队的主要工作区。如何科学地加快找矿勘探进程,就成了时刻萦绕常印佛先生心中的焦点问题。作为大队总工程师,他一方

3、面要确保己开钻的几处矿床勘探项目的完成,同时还要抓紧“面上”的普查找矿,寻求勘探后备基地,发现新的矿床。铜陵属于历史久远的老矿区,早已进入非露头矿的找矿阶段,如果没有对成矿规律的探索研究,仅凭简单的野外工作方法要找到新的隐伏矿床是很困难的。先生深知:普查重在发现,需要更多的智慧付出。在破解这一难题中,恰逢地质部调查组在队蹲点,先生抓住机遇,向调查组阐述了经他深思熟虑的铜陵找矿思路,建议在铜陵率先开展大比例尺的普查一测量项目(后改称区测),用它启动本区新一轮的找矿。1:5万区测当时全国尚未起步,属创新项目。经先生努力,部批立项

4、,次年铜陵幅就成为我国首开的l:5万区调图幅。后来事实证明该项目推动了区域地质和成矿条件的深入研究,对进一步找矿勘探起了重要作用。上世纪70年代,铜陵幅通过验收,在地质部苏州会议上被评为样版图幅加以推广,带动了全国各个成矿区1:5万区测工作的开展。在铜陵幅项目开展后,先生又把视野扩展到更广的范围,关注起整个长江中下游铜矿带的对比研究,借鉴“它山之石”,指导铜陵工作。可以看出:早在半个世纪前,先生主持铜陵地区找矿勘探时,他的构思就不是单纯的勘探问题,而是既抓点上的勘探又抓面上的普查,并将工作有序推进至五个层面:勘探、普查、区测

5、、大区成矿带研究、及对生产矿山的探采对比研究,形成一个系统科学问题,展开综合研究,成果直接为铜陵找矿勘探服务。在50年前那个时代,勘探队的总工程师职责是抓好矿床勘探层面各项工作,如能既抓勘探又抓外围普查,就是优秀的总工;而把工作视野同时拓展到区测、宏观成矿带等更广层面上,这样的队级老总鲜见。因为这需要总工本人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和全面、扎实的业务功底,同时还要有能为众人折服的高尚品质及和谐、包容的人际关系,身边能形成协同的团队,除了自身成为工作的楷模外,总工还要能用人,会用人,并善于维系团队中坚核心力量,同心协力地去完成各项既

6、定目标。而以上这些,常印佛院士在当年就做到了!我想这与先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受到上乘学养,工作初承启了像郭文魁等老地质精英的坚实功底,加上他自己勤奋敬业,多链环扣共造英才。严谨睿智收稿日期:2011-05-20改回:2011-06-02作者简介:周治安(1938-),男.江苏连云港人,教授,从事构造地质教学和科研工作。安徽地质在总工的岗位上先生不畏艰苦经常深入各个工区、钻机勘探现场,并牢牢把握地勘工作质量的核心环节。但凡队上提交勘探报告时,先生都会坐镇办公室或深入绘图室,认真细致审查图件与报告,从不走过场。对像钻孔位置、孔号、

7、深度、品位含量等重要数据,先生有着惊人的记忆力,他能及时发现图文中那些容易忽略的问题或错误。我曾听多位同事讲述过他们各自经历过的类似的故事:先生指出他们所写的数据有误,而他们认为自己写的是对的,为弄清正误,就找原始资料来核对,结果总是常总对了,他们自己弄错了,先生的超常记忆使大家折服。其实在这种记忆力的背后是先生高智商及付出的“思维功夫”,因为先生平常对勘探中得到的各种数据就非常人心,他不是简单地浏览一下就轻易放过,数据到了先生面前就不是一堆枯燥的东西,而会生出许多联系,他喜欢通过种种分析和特征比对,找出其中最高、最低、平均

8、值、背景、临界值,留心拐点、突变点、各种特征点的数值。总之面对资料、数据,先生做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思维功夫”,在分析理解中记忆,记忆与理解间形成良性循环,理解得到拓展,同时记忆存量增加,反馈速度变快。因此在检查时,先生常能脱口讲出它的数值高低,对错,表现为记忆超群,这是先生智慧用心的体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