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之我见

“教师专业发展”之我见

ID:46300183

大小:7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2

“教师专业发展”之我见_第1页
“教师专业发展”之我见_第2页
“教师专业发展”之我见_第3页
“教师专业发展”之我见_第4页
“教师专业发展”之我见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专业发展”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师专业发展”之我见摘要:在《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到教师在教学改革中起中心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中也重点提到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容。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何受到如此重视的程度?从教师个人发展,学生发展,教育改革,构建学习型社会四个方面来探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师生个人发展;教育改革;学习型社会《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到“教育的四个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以及学会生存。该报告认为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同

2、样需要不断的进行这四种学习,同时把这四种学习的能力教授于学生。因此,教师专业发展对师生个人发展、教育改革、构建学习型社会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中外学者都给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国外学者霍伊尔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教学职业生涯的每一个阶段教师掌握良好专业实践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威迪恩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以卜•五层含义:①协助教师改进教学技巧的训练;②学校改革整体活动,以促进个人最大成长,营造良好的气氛,提高学习效果;③这是一种成人教育,增进教师对其工作和活动的了解,不只停留在提高教学效果上;④利用最新的教学研究成果,以改进学校教

3、育的一种手段;⑤这是一种目的,它协助教师在受尊敬的、受支持的、积极的气氛中促进个人的专业成长。”[1]我国学者叶澜给“教师专业发展”下的定义:“教师专业发展即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2](P226)我国学者王长纯认为,“教师的发展是作为社会职业入的教师从接受师范教育的学生.到韧任教师,到有经验的教师,到实践教育家的持续过程。教师发展的核心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这种专业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悟、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⑶(P45-P48)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不断丰

4、富、更新自己专业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的过程,基丁•个体特有的实践经验生成教育智慧的过程。此过程贯穿着教师职业生涯的始终。在整个动态发展过程中,教师专业发展直接影响着教师的个人发展和学生的发展,从而决定了教育改革成功与否,教师为专业发展而进行终身性学习和学牛为走向社会终身性学习,即构建学习型社会都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教师专业发展的成功与否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四者。二、教师专业发展与师生的个人发展(一)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的个人发展我国新课改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小心”,它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而提出。无形中,使得部分教师谋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只是为了服务于学生,主动性不高;同时由于对课程改革的理念认

5、识不到位,教师们无法在“课改”和“考试”小找到平衡点,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迷茫甚至抵触情绪。不乏-•些教师为了随着大趋所向,单纯的移接理论,不注重内化吸收,功利化、被动的、象征性的完成教师专业发展。而这些正是“一般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区别。“根据福乐(Fuller)对教师生涯发展的研究,他认为教师生涯发展有不同的阶段,早期关注的是教学情境与口我的社会地位,到一定的发展阶段则表现出对学生发展的关注,而且这个转变通常可以视为这是一般教师向专家型教师发展的标志。”[4](P159)“一般型教师”关注的是□我取向,而“专家型教师”关注的是学生取向。因此,从教师门身的利益出发探讨教师专业发展,

6、帮助教师实现从自我取向到学生取向,从“一般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是非常必要的。这里着重从马斯洛的需耍层次理论來说明教师专业发展对教师个人发展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在1943年其著作《动机论》屮提出需耍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它们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耍、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耍和口我实现的需耍。五个层次的需耍是递进关系,低一级需要得到满足后,必然会去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其屮前四者是人的基本需要,口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高层次的需要可以激发人们通过努力不断满足口身的低层次需要,进而追求的动力。口我实现是人的最高需要,即最大程度的实现自我价值,体现自己的人生

7、意义。(1)教师的基木需要(这里主要指安全的需要、社会上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着重体现为同行和学生对门己的认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小,共同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教学是教师基于自身的实践休验内化知识,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对知识加工,最后以易于学生理解的表达方式将知识信息外化,传递给学生。作为一线教师,如果自身的专业功底不深,不易于将知识与自己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容易造成知识的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