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指导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策略【教师职称评定】

【教学论文】指导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策略【教师职称评定】

ID:46307486

大小:6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2

【教学论文】指导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策略【教师职称评定】_第1页
【教学论文】指导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策略【教师职称评定】_第2页
【教学论文】指导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策略【教师职称评定】_第3页
【教学论文】指导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策略【教师职称评定】_第4页
【教学论文】指导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策略【教师职称评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论文】指导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策略【教师职称评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指导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策略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学校教冇从应试教冇向素质教冇方向改革的过程屮提出的一种较为新颖的学习形式。研究性学习活动不仅有助于小学牛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小学生的知识向能力转化,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而且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团结协作意识。但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到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虽然受到教师们的赞赏,家长与学生们的欢迎,可毕竟在小学开展这类学习活动的时间不长,经验也甚少。一段时间以来,本人在这方面进行了几次实践活动,感触颇多,在如何指导小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策略上,有了以下儿点粗浅的认识。一、从牛:活与课本中设

2、定学牛感兴趣的课题“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题的选择是首要坏节,至于如何才能选准选好课题,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耍坚持把课题的选择确立在学生的兴趣爱好Z上,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生对课题的研究始终保持巨大的内在动力,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求知欲和探索热情,并增强克服闲难的勇气和信心。鉴于此,笔者认为可以从这两方而入手引导学生进行选题。1.从牛活中设定研究课题“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强调学生的亲生经历,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和探究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釜山亚运会》就是一个从生活中寻找到的好课题。我们在釜山亚运会召开期间选

3、择开展了这一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一方而,在互联网上相关材料较为丰富,另一方而本课题切合时宜,与学生生活较贴近,容易激发孩子的研究兴趣。他们分別从“亚运历史”、“亚运金牌榜”、“中国川径”“展望2008年北京奥运”等内容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进行了深入有效的学习,当然作为教师,我们的冃的更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研究冇关亚运知识的兴趣,表达对北京2008年奥运的支持。这一角度的选题,不仅能够克服基础教冇课程和教学屮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而且为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开辟了渠道。2从课文中设定研究课题“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口主活

4、动中全而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们。”作为语文教师还应努力在学科领域的教学中使书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我们的阅读教学强调实效性,而研究性学习止是组织指导学生高效地学习,达成“认知”、“发展”双重冃标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这一冃标能否达成,关键在于研究课题的设定上。如果随便拿课文屮的一个句子、一个词语来讨论,学生的学习将会成

5、为没冇目标的盲1=1探索,讨论交流将成为不着边际的漫谈,学生知识的意义建构将会事倍功半,花费很多时间,却得不到要领,甚至可能钻进牛角尖。对此,笔者的研究与实践是:(1)教师引导提出研究课题鉴于对研究课题的功能具冇较高的要求,因而不能随便拿一个问题或质疑便可以充当。研究课题是师生纵横拥阖,凝聚了课文精髓的产物,白然应当是智慧的结晶,所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研究课题是设定课题的一般方法。如读解《燕子过海》这篇课文,教师一开始岀示一望无际的大海图,让学生用词语來形容大海的大。接着让学牛•从文章里找到形容海大的词句。“大海无边无际,小小的燕了却要飞过茫茫的大海

6、,在课文里找出一个词,填空:燕子过海真是()。”学生找到了“辛苦、艰难”,至此,教师才引出研读课题「课文是怎样写燕子过海的辛苦艰难的?请你选择感受最深的词句,体会燕子过海的辛苦艰难。”这-•研究课题的引岀过程体现了询后连接、过渡自然、一气呵成的特点。(2)学生质疑练出研究课题研究课题应当能激发学牛的白主研究兴趣,才能最具有针对性,町以发挥最住效益,所以,由学生提出研究课题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教师若能从学生的质疑屮加以提炼、升华,而最终形成研究课题,实为最佳策略。如研读《小珊迪》,在深读阶段,教师问学牛你有哪些疑问希望在深读课文吋解决吗?学生提了不少,如:

7、小珊辿为什么非要“我”买他的火柴不可?如果小珊迪不急于还钱,他就不会死,难道他不需要钱吗?“当我想到孩子那诚恳的面容,想到他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断定他不是那种人”,小珊迪不是哪种人?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了这些疑问都与“小珊迪是一个怎样的人?”有关,便口然提升出研读的课题是:“小珊迪是一个()的人?”学生填写了“饱受饥寒”、“关爱弟弟”、“善良”、“诚实守信”、“将信用”、“不贪小利”……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按照H己的意愿填写,研读冇关的重点词句并交流研读体会。这样,学生就H然而然地感受到小珊迪的诚实、守信和善良的美好品质。(1)课题解读得出研究课题“题

8、”的木意是“额头”,而“冃”的木意是“眼睛”。把文章的题冃比Z为一个人的额头和眼睛,道出了题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