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构架及调度自动化现状研究

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构架及调度自动化现状研究

ID:46311494

大小:501.5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2

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构架及调度自动化现状研究_第1页
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构架及调度自动化现状研究_第2页
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构架及调度自动化现状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构架及调度自动化现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36卷第4期四川电力技术Vo1.36。No.42013年8月SichuanElectricPowerTechnologyAug..2013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构架及调度自动化现状研究庞晓艳。李建.梁汉泉.李春艳(四川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四川成都610041)摘要: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对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对智能电网技术支持系统的构架进行了分析,并对当前的调度自动化现状进行了综述。所提出的构架对指导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建设具有一定作用。关键词: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调度自动化Abstract:Withth

2、econtinuousprogressoftheconstructionofsmartd,thetechnicalsupportsystemofsmartddispatchingplaysallimportantroleinensuringthesafeandstableoperationofpowergrid.Thearchitectureofthedispatchingtechnicalsupportsystemisanalyzed,andthecurrentstatusofdispatchingautomationissummarized.Thepropos

3、edarchitectureplaysacertainruleinguidingtheconstructionoftechnicalsupportsystemforsmartgriddispatching.Keywords:smartgrid;dispatchingtechnicalsupportsystem;dispatchingautomation中图分类号:TM7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6954(2013)04—0037—03近年来,中国各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功能和1.2CC2000系统应用水平取得了质的飞跃⋯。国网电科院、中国电CC2000系

4、统是由中国电科院开发的开放式、面科院、东方电子等多个国内开发厂商在引进消化吸向对象EMS/DMS支撑系统。该系统在国内外首次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结合中国国情自行开发,不采用面向对象分析、设计和编程技术,引用事件驱动断完善推出适合中国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和生产实际机制。该系统由实时运行管理环境、实时数据库管需要的调度自动化系统。理系统和人机会话子系统构成支撑平台,拥有方便、灵活的数据库和画面生产工具。事件广播机制保证1调度自动化系统现状了分布式系统各网络节点数据的一致性。1.3I)5000系统目前中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广泛使用的平台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简称DS0

5、00)的包括OPEN300O、CC2000和D5000。四类应用建立在统一的基础平台之上,由基础平台1.1OPEN3000系统统一提供模型、数据、CASE、网络通信、人机界面、系国网电科院开发的OPEN3000系统由硬件层、统管理等服务。应用之间的数据交换通过平台提供操作系统层、支撑平台层和应用层组成,其中,系统的数据服务进行,通过平台的调用机制还能够提供平台具备图模库一体化的功能,使图形系统的图元分析计算服务。与数据库实现同步连接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基于基础平台是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开发和Intemet技术、面向对象技术、数据库技术和JAVA运行的基础,负责

6、为各类应用的开发、运行和管理提技术,根据电网调度的实际需要,将SCADA、PAS、供通用的技术支撑,为整个系统的集成和高效可靠AVC、DTS、FES、保护信息系统等集成于统一的支撑运行提供保障。基础平台包含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平台上。该系统遵循了IEC61970等国际标准,既能管理、信息传输与交换、公共服务和功能6个层次进行实时数据的采集、监视和自动闭环控制,也能对(如图l所示),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面向服电网进行分析和仿真,基本实现了电网安全性和经务的软件体系架构(SOA),具有良好的开放性,能较济性并重的目标。好地满足系统集成和应用不断发展的需要;层次化·

7、37.第36卷第4期四川电力技术~o1.36,No.42013年8月SichuanElectricPowerTechnologyAug.,2013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可信度的访问控制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4(9):7—11.36(12):76—81.[2]李碧君,温柏坚,徐泰山,等.省地两级电网安全稳定[4]汪际峰.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的概念及特征[J].协调防御框架及关键技术[J].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35(24):l一6.2011,35(21):26—30.(收稿日期:2013—03—

8、05)[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