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2文化教育革新

8.3.2文化教育革新

ID:46367525

大小:2.34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9-11-23

8.3.2文化教育革新_第1页
8.3.2文化教育革新_第2页
8.3.2文化教育革新_第3页
8.3.2文化教育革新_第4页
8.3.2文化教育革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8.3.2文化教育革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第三课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文化教育革新近代报刊新式出版业兴学堂、废科举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康有为1882年,康某到北京参加会试,回归时经过上海,收集了不少介绍资本主义各国政治制度和自然科学的书刊。我发现资本主义制度比中国的封建制度先进多了。所以我立志要向西方学习,来挽救正在危亡中的祖国。外国人立学会、办报纸来宣传西方的文化和知识,我们是不是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呢?严复我翻译的《天演论》太受欢迎了,我要找一家出版社印刷成书出版,让更多的人能够读到。康有为1898年,圣上终于恩准进行

2、变法了!为了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我们建议废改试,广设。英国人傅兰雅(JohnFryer)1868在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任编译。1875年主编第一份科学期刊《格致汇编》。《万国公报》是1868年9月5日在上海由林乐知等美国传教士创办的一份刊物一、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结合课本“阅读卡”回答:(1)这些书刊是怎样被传播到中国来的?(2)这一时期西学传播的主力军是谁?(3)西学传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中国的影响?在新闻报道上坚持真实性原则,目的是为大众提供真实信息,使读者明白事情真相,影响社会生活。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报道内容

3、广泛性、通俗性和贴近民生能让报纸具有可读书性、关注度,能影响社会,改变人们观念,促进社会进步。《申报》主要刊登:政治、经济、外交、社会习俗、百姓喜闻乐见的事二、近代报刊的兴起1872年,英国人安纳斯托·美查(E·Major)在上海创立《申报》——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百科全书历史小知识上海申报简介1872年4月30日,英国人美查在上海创办《申报》。《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久的报纸。最初,隔日出版一张,4个月后改为日报。1909年,买办席裕福收买,1919年转让于史量才,张謇、应德闳、赵凤昌均为股东。史自任总经理接办后,成为著名大

4、报。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持反对态度,在史量才授意下,排字工人将袁世凯颁布的“洪宪”年号有意错排成“洪害”。历史小知识上海申报简介1932年7月,又创办《申报月刊》,1933年起又编印《申报年鉴》。该报立场保守。但对时政偶有批评。“九·一八”、“一·二八”后,态度趋向激烈,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主张实行“宪政”,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抗日要求,发表宋庆龄严厉批评国民党的文章,登载有关人权保障同盟的报导。并出刊《自由谈》副刊,刊载民主自由言论,鲁迅、茅盾、陶行知、巴金等常有文章。1934年11月史量才被蒋介石反动集团杀害后,言论重趋

5、保守。上海沦陷时,曾在日伪控制下出版。抗战胜利后,为国民党接收,成为CC系报纸。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停刊。商务印书馆1897年夏瑞芳等人创办于上海,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译介《天演论》《国富论》等西方学术名著,出版鲁迅、巴金、冰心、老舍等现当代著名作家的文学作品。三、新式出版业蓬勃发展——近现代文化的“双子星座”对中国的贡献?1898年百日维新时创办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四、兴学堂、废科举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倡学术自由、兼容并收,规定凡在学术上有高深造诣者

6、,不论其他条件,均可登大学讲台执教;管理上实行教授治校,学生自治,鼓励支持学生成立各种研究会、社团和创办刊物,并首开大学男女同校的先例;尤其是提倡民主和科学思想,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创造了条件。蔡元培传统的私塾1901年开始,清政府陆续颁布了一些改革科举和兴办学堂的谕令和章程。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下令在全国推行新式教育制度,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体制的确立。。兴学堂课程周课时一年级1948324212二年级1948234212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图画体操《奏定学堂章程》里的中学堂一

7、二年级的课程与课时阅读表格和书本资料,思考:看看我们现在学校设置的课程,与《奏定学堂章程》规定的中等教育阶段科目有何异同?这说明了什么?不同:这一时期课程设置中有讲经读经课程相同:都设置了自然科学、历史、体育、外语这时期课程设置侧重传统文化,依然体现“中体西用”的原则,说明清政府推行的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还是为维护其统治,但已经注意与时代相适应,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在戊戌政变期间,为什么只有京师大学堂没有被取消?想一想京师大学堂是开展教育、培养人才的场所,它的存在并不会威胁到慈禧太后的统治地位,只会对国家有利。因此,它

8、的开办得到了各个派别的认同,才会一直存在。建立完善发展废除隋朝唐朝明朝清朝(1905年)废科举1.科举制废除的原因科举制开始实行的时间科举制是封建时代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科举考试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为什么要废除呢?以八股取士的科举考试日益成为禁锢读书人思想才智的桎梏隋朝2.科举制的废除科举制是怎么被废除的呢?清朝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