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审计理论框架探析

公共危机审计理论框架探析

ID:46384041

大小:73.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23

公共危机审计理论框架探析_第1页
公共危机审计理论框架探析_第2页
公共危机审计理论框架探析_第3页
公共危机审计理论框架探析_第4页
公共危机审计理论框架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共危机审计理论框架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公共危机审计理论框架探析我国近几年自然灾害、人为破坏以及卫生疾病之类的公共危机事件频频发生,针对这类事件的公共危机管理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由政府审计机关开展的公共危机状态下的审计(以下简称“公共危机审计”)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次公共危机事件中已经并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毋庸置疑的是,公共危机审计的理论研究特别是理论框架的构建远远落后于公共危机审计实践。本文拟在该方面做出尝试,在丰富理论研究成果的同时,实现对公共危机审计实务开展的有效指导。一、公共危机审计研究现状国内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孔繁建(2004)提出了设置重大突发性事件专项资

2、金的必要性及其审计的目的。刘洪波(2008)探讨了救灾物资资金审计的要点及措施,指出要通过收集资料证据、深入现场盘点核实、调查访谈、接受举报、问询、请求专家帮助等方法来获取审计证据。梅川-(2008)认为应围绕救灾款物的來源、分配、使用和发放等关键环节开展救灾款物审计,坚持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相结合,及时进行审计结果公告,开展专项审计调查,积极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华金秋(2008)阐述了抗震救灾资金审计的必要性、目标、主体、基本原则、要点、技术方法、证据、报告以及开展措施。吴加录(2008)分析了抗震救灾款物的审计工作措施及成效、应急体制存在的体制和机

3、制缺陷,提出了解决应急体制缺陷的对策。王国权(2009)就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提出了全过程跟踪审计的重点,主要包括项目准备阶段跟踪审计和项目建设实施阶段跟踪审计。王中信(2009)指出全过程跟踪审计是审计机关应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审计的最佳方式,该方式与常规审计方式存在冲突。张林军、刘西林(2009)从社会突发事件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构成等方面入手,结合社会突发性危机事件的项目审计实践经验,提出了紧急项冃审计管理策略及其实施措施。李啥、张立民(2009)运用审计免疫系统论和需求供给理论对非营利组织审计进行论证,基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抗震救灾审计的案例研究,

4、提出非营利组织公共危机救助活动的全过程审计理念及制度安排与创新。杨德明、夏敏(2009)指出,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审计目标应服从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在灾害发生的不同时期,审计冃标和审计方法应随着进行调整。上述研究成果为公共危机审计理论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素材,为审计实务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但总体上看,既有的研究十分薄弱,表现为:研究成果数量畸少,说明危机审计的研究并没有引起学者们足够的重视;研究层次不高,发表在高层次刊物中直接相关的论文只有2篇;研究时间集中,主要为近两年,研究缺乏历史延续,说明危机审计研究在几年前基本为空白;研究内容集中,主要集中

5、于危机审计内容和方法的经验性介绍,理论层次相对不高,体系化欠缺;研究方法集屮,采用规范研究法,少有案例分析,没有实际调查,研究缺乏针对性。为此,开展公共危机审计理论研究,搭建公共危机审计理论研究框架,总结既有的公共危机审计实践经验,以期为审计实务工作者提供指导,为公共危机审计规范的制定提供政策性建议,为形成公共危机审计理论提供基本素材,既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也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二、公共危机审计基本理论框架委托代理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为公共危机审计提供了理论基础。首先,委托代理理论是公共危机审计存在的基础。提供救助款物的社会公众(委托人)委托审计机关,

6、监督各级政府机关和慈善机构(代理人)对救助款物的管理和分配情况,防止双方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代理人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问题。此外,在公共危机发生的不同阶段,委托人和代理人面临不同的审计环境,导致在不同阶段的审计风险、审计目标及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均各不相同。由此,产生了对公共危机审计的需求。同时,新公共管理理论是公共危机审计发展的动因。新公共管理的宗旨在于克服政府面临的危机,提高政府的效能和合法性。它要求审计机关在从事公共危机审计时致力于降低风险,讲求效率,追求质量,培养创新意识,增加审计透明度,利用社会和市场力量实现审计服务社会化,进而要求审计人员除分别

7、对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进行审计,还要重视后续审计,从更高层次上落实审计建议、总结审计经验,推动公共危机审计螺旋式向上发展。这种高标准的要求将促使审计机关在公共危机审计中不断探索,实现持续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审计理论框架分别将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审计程序或者审计方法选为逻辑起点,往往忽视了审计环境的影响。审计理论密切依存于审计实践,不可避免地受其所处环境的影响,回首现代审计大发展的几次浪潮,从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审计程序到审计方法的变化无不是审计环境变化的结果。同时站在公共危机审计的角度,突发事件的产生导致了公共危机审计的需求,是公共危机审计形成的原因

8、;危机发生的不同阶段审计人员面临不同的审计环境,从而要求审计人员在不同的审计阶段采用不同的审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