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数据巡回检测与显示电路的设计【开题报告】

多路数据巡回检测与显示电路的设计【开题报告】

ID:463886

大小:126.3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08-05

多路数据巡回检测与显示电路的设计【开题报告】_第1页
多路数据巡回检测与显示电路的设计【开题报告】_第2页
多路数据巡回检测与显示电路的设计【开题报告】_第3页
多路数据巡回检测与显示电路的设计【开题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多路数据巡回检测与显示电路的设计【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电子信息工程多路数据巡回检测与显示电路的设计一、课题研究意义及现状数据采集,又称数据截取,是利用一种装置,从系统外部采集数据并输入到系统内部的一个接口。数据采集是为了测量电压、电流、温度、压力或声音等物理现象。被采集数据是已被转换为电讯号的各种物理量,如温度、水位、风速、压力等,可以是模拟量,也可以是数字量。再由计算机进行存储、处理、显示或打印的过程。相应的系统称为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是结合基于计算机的测量软硬件产品来实现灵活的、用户自定义的测量系统。基于PC的数据采集,通过模块化硬件、应用软件和计算机的结合,进行测量。尽管数据采

2、集系统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有不同的定义,但各个系统采集、分析和显示信息的目的却都相同。数据采集系统的任务,具体地说,就是传感器从被测对象获取有用信息,并将其输出信号转换为计算机能识别的数字信号,然后送入计算机进行相应的处理,得出所需的数据。同时,将计算得到的数据进行显示、储存或打印,以便实现对某些物理量的监视,其中一部分数据还将被生产过程中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用来进行某些物理量的控制。从严格意义上说,数据采集系统应该是用计算机控制的多路数据自动检测或巡回检测,并且能够对数据实行存储、处理、分析计算,以及从检测的数据中提取可用的信息,供显示、记录、打印或描绘的

3、系统。总之,不论在哪个应用领域中,数据的采集与处理越及时,工作效率就越高,取得的经济效益就越大。数据采集系统性能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它的精度和速度。在保证精度的条件下,应有尽可能高的采样速度,以满足实时采集、实时处理和实时控制的要求。在信息科学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数据采集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数据采集和检测技术已经是数字信号处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将决定整个系统的性能。从此,数据采集领域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首先,分布式控制应用场合中的智能数据采集系统在国内外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次,总线兼容型数据采集插件的数量不断增大,与个人计算机兼容的数据采

4、集系统的数量也在增加。国内外各种数据采集机先后问世,将数据采集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多路数据巡回检测与显示电路,实现了电路对变阻上电压的自动巡回检测,并用发光灯进行显示和报警,此次设计不仅加强了对数据采集的理论学习,也学会了数据采集的实现过程。通过完成设计任务,用仿真软件对电路的设计与调试,并在硬件上实现对电路的设计。本课题要求设计并调试多路数据巡回检测、显示与报警电路。模拟信号分别为温度(t)直流电压()和交流正弦电压()。各模拟参数测量预期目标如下:1、正常工作温度:,当时,报警(发光显示);当时,报警(发光显示)。

5、2、正常直流电压:,当时,报警(发光显示)3、交流正弦电压:,,观测D/A转换后的电压波形。4、采样数据的巡回显示。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及措施根据本课题的设计要求和任务,系统电路框图如下:(1)信号提取与比较。信号提取要利用传感器才能实现。传感器的种类很多。最常用的有光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等。上图电路运用温度传感器,对电路的温度进行数据采集,作为输入进入放大器。此电路主要采用AD590电路作为温度传感器。(2)比较电路经传感器转换后的电信号与某一给定值(基准电压UR)比较时,将产生一个开关信号,此信号送到时执行机构可报警(或发光显示)。基本的热

6、—电、光—电转换电路为桥式转换电路。(3)取样/保持(S/H)电路在A/D转换前需要将模拟信号变换成能直接满足A/D变换要求的信号电平输入方式。为了减小动态数据的测量误差,对于快速变化的输入信号,数据采集系统中往往设置S/H电路,以防止采样过程中信号发生变化。因此,多路开关、S/H电路是数据采集系统前向通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4)A/D转换A/D转换芯片种类繁多,按其变换原理分类,主要有逐次比较式、双积分式、量化反馈和并行式等。这里只要采用ADC08系列。实现对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转换。(5)显示与报警电路如果采集的数据超出预期的目标,在ADC08系列

7、中直接有类似蜂鸣的喇叭进行报警,实用LED进行数据显示四、课题研究进度计划2010年9月中旬~2010年10月中旬,完成命题,申报与审批,并确定题目。2010年10月下旬~2010年12月上旬,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开题报告,2010年12月上旬~2010年12月中旬完成开题答辩,计算机仿真,硬件电路2010年12月下旬2011年1月中旬,撰写设计报告和毕业论文初稿2011年1月下旬~2011年4月上旬,设计作品完善,进行论文的初步修改。2011年4月上旬~2010年4月中旬,做好答辩PPT,完善毕业论文,准备设计答辩五、参考文献[1]祝常红.数据采

8、集与处理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3,1.[2]谢邦昌,李扬,匡宏波,北京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