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 浅谈正确对待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

幼儿园 浅谈正确对待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

ID:46410641

大小:2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3

幼儿园    浅谈正确对待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_第1页
幼儿园    浅谈正确对待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_第2页
幼儿园    浅谈正确对待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_第3页
幼儿园    浅谈正确对待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_第4页
幼儿园    浅谈正确对待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幼儿园 浅谈正确对待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正确对待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摘要:幼儿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影响着幼儿性格与品德的形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行为准则”。因此教师与家长必须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例的分析研究,希望对老师及家长有所帮助。关键词:幼儿攻击性行为原因对策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这个阶段的幼儿各方面发展还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幼儿的问题上会出现很多问题,幼儿攻击性行为就是其中一个行为。教师与家长必须正确认识什么是攻击性行为及其成因和对策。树立正

2、确的儿童教育观,以促进其健康成长。一.攻击性行为的定义及主要表现心理学把攻击性行为定义旨在导致他人身体上或心理上的痛苦的有意伤害行为。这种有意伤害行为包括直接的身体伤害(打人)、行为语言伤害(骂人、嘲笑人)和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如背后说坏话、造谣污蔑)。有伤害他人的意图但未造成后果的攻击性行为仍然属于攻击性行为,幼儿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却经常发生的行为。但幼儿在一起玩耍时无敌意的推拉动作则不是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身上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表现,它一般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

3、、踢人、抢别人的东西等。主要表现为:为了玩具或其他物品而争吵、打架,行为更多是破坏玩具、物品或直接争夺;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二.幼儿攻击性行为表现及其原因分析(一)研究对象攻击性行为的表现1.家庭生活背景家中独生子,父母常外出打工,由爷爷奶奶照顾,老人对孩子十分溺爱,百依百顺,有时甚至在爷爷面前舞拳挥手,对爷爷大打出手也不加以斥责。父母短时期回家更加疼爱有加,满足孩子各种要求,当无法忍受孩子无理需要时,就动手来管教孩子。2.个案行为表现宽宽,男,4岁半,某农村幼儿园中班

4、,性格活泼、好动、任性易发怒,自控力、规则意识差,攻击性强。早操——小朋友正跟着老师锻炼身体,宽宽一会儿坐地上,一会儿动动别的小朋友,没人搭理他,突然从前面跑到后面,一路跑一路打人。喝水——喝水时间到了,小朋友有序的排队。宽宽冲到第一个就要接水,排在第一个的明明不让,他生气的推了明明一下,然后挤过别人站在明明后面挨得紧紧的,还用身体使劲挤明明。自由活动——孩子们在一起玩玩具,宽宽的积木少了,伸手就抢身边小朋友的,遭到拒绝后抬手就打人,老师制止后,他发怒的把积木推到地上,还说“我不玩了”。平时,他很喜欢在教室里跑动,乱翻别人东西。

5、在安静的集体活动时,会突然跑到地上爬、躺。当有小朋友来告状,会对小朋友发怒,并说谎不承认。﹙二﹚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1.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和抚养方式宽宽的爷爷对孙儿尤其溺爱,他有时生气大声骂。打爷爷的脸,爷爷也不加以斥责反而乐呵呵、若无其事。这种纵容的态度对孩子正确的人际交往产生偏差,任性、蛮横、以自我为中心,并且父母会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这样很容易导致孩子占有欲旺盛,稍不注意,就以攻击手段来发泄不满情绪。和同龄孩子一样,宽宽特别迷恋奥特曼、葫芦娃等,还常常模仿其暴力行为手舞足蹈,嘴里还不断配音“嘿、嗬…”孩子的衣服是奥特曼,书包

6、里还塞满奥特曼贴纸、图书等,当家长无法忍耐孩子无理取闹时,会动手打孩子,这实际上反而成了孩子的坏榜样。2.教师不科学的教学态度和教育观当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教师常常会采用训斥、隔离、权利剥夺等手段来惩罚孩子,常常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即不露痕迹的冷落孩子,有时甚至变相引导全体幼儿不与这类孩子交往、游戏。再者有时奖惩制度过度,会造成幼儿逆反心理,或教师与家长沟通不恰当,只将幼儿不良行为告知家长,缺乏发掘孩子优点的敏感度,加剧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幼儿园活动的设置也会使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3.幼儿认知水平的限制幼儿辨别是非能力差,但模

7、仿能力很强,因而成人如果放任孩子看大量打斗、暴力的动画片或其他影像,好动的宽宽开始模仿画面,并在同伴身上实践,这使暴力“合法化”会习以为常,强化攻击性行为;在生活中,遭受攻击性行为对象的反应对发起进攻的孩子也有影响,如果被攻击人害怕、容忍,孩子会产生胜利感,更会发生攻击性行为。当挫折威胁一个人的尊严时,阻碍其稳定目标的实现、剥夺其活动动机的需求时,幼儿最常见的反应是攻击,并伴随情绪反应出现如生气、哭闹等,这是由于幼儿情绪发展的外露性和直接性造成幼儿情绪的不易控制。宽宽特别喜欢看动画片,一次他要求看葫芦娃老师播放了另一个,他怒气冲

8、冲的跑到教室后面扔玩具。三、抑制攻击性行为的对策﹙一﹚家园合作,同心协力引导幼儿家庭是人的第一个学校,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时,老师应开展各种活动如家长会﹑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等,向家长系统宣传和指导孩子的正确方法,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如引导幼儿有选择的看电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