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徐长卿合剂鼻腔冲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复方徐长卿合剂鼻腔冲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ID:46418444

大小:6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3

复方徐长卿合剂鼻腔冲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_第1页
复方徐长卿合剂鼻腔冲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_第2页
复方徐长卿合剂鼻腔冲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复方徐长卿合剂鼻腔冲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复方徐长卿合剂鼻腔冲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关键词】变应性鼻炎;徐长卿合剂;鼻腔冲洗【摘要】H的观察应川复方徐长卿合剂做鼻腔冲洗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组(30例)应用自拟复方徐长卿合剂作鼻腔冲洗,对照组(30例)丨1服酮替芬。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嗜酸性粒细胞(EOS)变化情况,并与10例健康人对比。结杲(1)变应性鼻炎疗效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対照组总有效率90.0%o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o(2)鼻分泌物EOS计数评定: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2、PV0.01),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o结论应用复方徐长卿合剂做鼻腔冲洗治疗变应性鼻炎安全、有效。【关键词】变应性鼻炎;徐长卿合剂;鼻腔冲洗过敏性鼻炎是一•种鼻黏膜变应性疾病,临床上以鼻痒、喷嚏、鼻塞、流淸水样鼻涕为主症的一种病症,严重者嗅觉减退或消失,给患者带来较人的痛苦。口前西药治疗虽然有效控制症状但不良反应人,近1年来,笔者共收治60例患者,采川了自拟中药复方徐长卿合剂组方做鼻腔冲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且无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60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全部符合中华医学会制订的常年性变应性昂炎诊断标准[1]。采用

3、随机法分为2组,每组各30例。中药治疗组(A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4〜57岁,平均27.8+11.6岁;病程1〜18年,平均3・1±2.8年;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38.6±11.3岁;病程1〜23年,平均3.2±2.6年。健康对照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0〜45岁,平均32.3±7.01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喷嚏、流涕、鼻塞、鼻甲肿大等症状和体征,症状、体征的分级计分标准按照中华更学会制订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诊断疗效标准[1]执行。各组间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o1.2治疗方法治疗组30例患者川自拟组方屮药复方徐

4、长卿合剂做鼻腔冲洗:徐长卿45g,细辛30g,TT部30g,荆芥45g,苍耳子45g,辛夷花50g,黄罠100g,水煎1次余300ml,去渣,过滤,加入适量防腐剂,装瓶备用,每日取药液50ml,用生理盐水250ml稀释,置于鼻腔冲洗瓶中,早晚冲洗鼻腔各1次。对照组30例,口服酮替芬,每天2次,每次lmg。两组均观察1个月,丿U药及随诊期间停川其他一切具有抗过敏作用的药物。1.3观察项目(1)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2)治疗前后鼻分泌物中嗜酸粒细胞(Eosinophis,EOS)的测定:测定时以大小合适的棉拭子在直视下山下鼻甲后端向前至前端0.5cm处以旋转方式反复涂擦3次,然

5、后将其以滚动方式把棉拭子上的分泌物涂在载玻片上吹干,滴95%酒精固定。采用瑞特•吉姆萨(Wright-Giemsa)染色法,光镜卜根据形态学标准作细胞学分类,计算EOS所占百分比,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1次,健康组测定1次。1.4统计学方法根据观察指标和数据的不同,计量资料用土s表示,两组均数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均数之间比较及两两比较分别采用F检验和q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2结杲2.1疗效判定标准症状、体征的分级计分标准按照屮华医学会制订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诊断疗效标准[1]执行,所得积分按下列公式计算疗效:积分下降指数二(疗前积分■疗后积分)疗前积分x100

6、%o显效:积分下降指数$51%;有效:积分下降指数221%;无效:积分下降指数<20%;将显效和有效的百分率记为总有效率。2.2两组疗效比较观察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显效17例(56.67%),儆12例(40.0%),无效1例(3.33%),总有效率96.67%o对照组显效16例(53.33%),俶11例(36.67%),无效3例(10.0%),总有效率9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o两组治疗前后评分疗效见表1,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V0.01)。表1两组治疗前后评分疗效比较2.3治疗前后各项检测指标比较情况见表2。衣23组EOS变化比较注:与

7、健康组比较,*P<0.01,□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V0.012.4不良反应治疗组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3讨论据研究显示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变应性鼻炎发病率有全球性增长的趋势,其发病率占人口的5%〜50%,虽然并非重大疾病,但其影响病人主活质量、影响社交及心理发展,增加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因而己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2]。过敏性鼻炎属于I型变态反应,在组胺和其他炎性介质的作用卜,员黏膜发生变应性炎症反应。日前国内外对木病尚未有特异的治疗方法,只是通过全身或局部治疗给沖对症处理。口服药物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