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cl滤波的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研究

基于lcl滤波的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研究

ID:46419599

大小:6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3

基于lcl滤波的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研究_第1页
基于lcl滤波的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研究_第2页
基于lcl滤波的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研究_第3页
基于lcl滤波的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研究_第4页
基于lcl滤波的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lcl滤波的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LCL滤波的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研究【摘要】介绍了准PR调制器的原理,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PWM整流器在ci-p静止坐标系下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的设计方法,并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两电平PW.V1整流器仿真模型,对本文分析的设计方法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分析的基于PR控制器设计的电流环和电压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关键词】PWM整流器LCL滤波器准PR控制器控制策略1引言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GTR、GT0、MOSFET、IGBT、IGCT等全控型开关器件制造技术不断进步,使得变流器主电路结构更加简单,而且还具冇控制与驱动灵活可靠,冇效改善电路

2、中的谐波,大幅提高变流器功率因数,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有效控制环境噪声污染等优点[1]。全控型器件的进步有力的推动了变流技术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PWM整流技术,随后PWM技术飞速发展,PWM整流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PWM整流器具有输入电流正弦化、功率因数可控、电能双向传输、直流母线电压可调等优点[2]。由于PWM整流器真正实现了“绿色电能变换”、其网侧呈现出受控电流源特性,这一特性使得PWM整流器及其控制技术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和拓宽。在基于LCL滤波器的电压源型PWM整流器系统中,控制策略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所采取的控制策略直接关系到整流器的运行性能。LCL滤波器的电

3、压型PWM整流器是从单L滤波的整流器发展而來的,因而控制策略延续了单L的控制思想。2001年MarcoLiserre和FredeBlaabjerg分析了LCL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并证明了在低频的数学模型下,电容的作用可以忽略。这样对于LCL滤波器的PWM整流器控制系统设计可以继续沿用单L的PWM整流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鉴于在三相静止坐标系(a-b-c)中系统模型复杂,控制难以实现,因而当前均是在两相静止坐标系(a-B)或两相旋转坐标系(d-q)下对LCL的PWM整流器加以控制。目前在两相坐标系下控制多采用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的双闭环结构。木文详细分析了PWM整流器在a-P静止坐标系下电

4、流内环和电压外环的设计方法,并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两电平PWM整流器仿真模型,对本文分析的设计方法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分析的基于PR控制器设计的电流环和电压环的正确性和冇效性。2电流内环调节器设计目前常用的d-q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电流控制方法由PI调节以实现无静差控制,但在控制过程中,该方法需要复杂的旋转坐标变换和反坐标变换。另外,对于单相PWM整流器,被控量只能是正眩量,PI调节无法实现电流的零稳态误差控制。因而在Q-3处标系下实现控制逐渐受到重视。2.1准PR控制器设计PR控制器可以实现正弦电流控制,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此方法不需要附加预测

5、量,也不需要特别高的开关频率,即可实现对止弦电流进行控制,并且可以实现与同步旋转坐标下PI控制相媲美的稳态及动态性能。并口在两相在相静止坐标系下,不存在交叉藕合项,整个控制系统结构简单。PR控制器传递函数为:由式(1)可知,PR调节器在非基频处增益很小,电网频率有波动时,将难以实现无静差跟踪。另外,在实际控制系统中,山于模拟器件制造水平有限,数字实现也存在精度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引入准PR调节器:显然,在基频处,准PR调节器带宽更宽,尽管在基频处增益有所减小,但其实现过程比PR容易得多。在设计准PR控制器参数前,需要对准PR控制器中各参数对系统性能影响进行研究。准PR控制器与PR调节

6、器道理相同,要求在谐振点有无限大增益來消除在该谐振点的稳态误差。从图2(a)中可以看出,Kp变化时系统增益发生变化,Kp越大,系统的比例增益越大。但其过大会导致系统在高频段增益太大,使系统不稳定;从图2(b)屮可以看出,Kr变化时,Kr控制器的增益和基频处带宽发生变化,越人基频处增益越人,带宽越宽,抗电网频率波动干扰能力增强;从图2(c)中可以看出,3c变化时,对系统的影响Kr与相似。在明确了准PR调节器中各个参数对系统的影响之后,要根据系统电流内环设计准PR调节器参数。2.2电流内环设计电流环比较注重响应的快速性,在不考虑控制精度的条件下,电流环的响应速度只与前向通道的增益有关,因

7、而在仿真过程中,可以要根据快速应耍求进行选取。轴电流内环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电流环开环传递函数为:根据式(3)做出电流环开环传递函数伯德图如图4所示。由上述分析可知,KP对系统整体增益影响明显,因而先根据截至频率设计要求确定KP,保证系统响应的快速性;低频段系统增益高,系统的稳态精度高;考虑到基频处增益和频带宽度要求,再选取心、及。3电压外环调节器设计得到准PR调节器参数后,便可以在两相静止坐标系(Q-B)下对整个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利用准PR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