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文精神的语文教材处理策略探微

基于人文精神的语文教材处理策略探微

ID:46420905

大小:7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23

基于人文精神的语文教材处理策略探微_第1页
基于人文精神的语文教材处理策略探微_第2页
基于人文精神的语文教材处理策略探微_第3页
基于人文精神的语文教材处理策略探微_第4页
基于人文精神的语文教材处理策略探微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人文精神的语文教材处理策略探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人文精神的语文教材处理策略探微[摘要]语文课程等标准将语文定性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学科,这也应该成为语文教师在处理教材时遵循的原则。木着人文精神的教材处理应该注重语言积累,对文本教材做系统化处理;注重情感体验,对文本教材做整体性处理;注重精神发展,对文本教材做升华式处理。把握语文文本教材处理的核心要义,才能真正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关键词]人文精神;教材处理;语言;情感;精神发展[中图分类号J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J2095-3712(2013)31-0009-05[基金项目J2013年广西

2、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日“在高师中文专业课程中实施'小先生'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3GB120)的阶段成果。[作者简介]韦芳苑(1990—),女,广西宜州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级在读硕士;唐子江,男,博士,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广西师范大学语文教育协同创新屮心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新课程改革耍求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语文教师对文本教材既不能过于依赖,生搬硬套,也不能矫枉过止,脱离文本肆意发挥。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处理教材的能力。所谓教材处理,“既可以指教师在教学中怎样加工、整合

3、教材,也可以指教材在教学中怎样被使用”[1]。只有确立处理教材的指导理念,抓住理念的核心思想,围绕核心思想展开具体操作,再结合学科和教材的特性,才能做到正确合理地处理教材,才能用好教材。一、确立“人文精神”为教材处理的指导思想每篇课文涵盖的内容I•分丰富,教师需处理文本教材内容,做出取舍。然而,不同的教师对文本教材的处理是不同的。“虽然不能要求所有的教师采用同一个标准,可是在具体的教学实施层面,语文教师对自己选择内容时所采用的标准有清楚的认识,无疑是很冇意义的。”[2]同样,语文教师应该明确自己在处理教材时的指导思想。200

4、1年实行的新课程改革,确立了“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孩子的成长”的核心理念。新课程改革改变了以往强调社会发展为本位的价值取向,强调以学生为本,也就是要以人为本。新课程改革也引起了教材编写结构和内容的转变,“当今世界各国语文教材的编写,从教材结构到教材内容,都开始由知识木位走向人格木位,由死板的知识形态走向鲜活的生命形态,即以人的发展和促进生命的成长为教材编写的基本点,表现出鲜明的人本化趋势”[3]。这给语文教师处理教材指明了总的方向,就是以人为本,彰显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教育教学观。语文特级教师韩军在其《限制科学主义,张

5、扬人文精神一一关于屮国现代语文教学的思考之一》一文中首次在语文教育界倡导人文精神。韩军是这样界定“人文精神”这一概念的:“所谓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道、人生、人性、人格为本位的知识意向、价值意向。它在本质上强调人的情感,人的体验,总体特征趋向于综合整体、动态化、无规则、无序列、内隐和模糊。”[4]由此可知,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人,人文精神处处强调人的地位,强调要做一个真实、自由、个性的人,强调人伦情怀、人生体验、人性感受。这与新课程改革屮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与新课程教材编写“由知识木位走向人格木位”的内在耍求是相一致的。确立以人文精

6、神为指引的教材处理理念还有一定的历史渊源。钱理群教授曾借用当年蔡元培、鲁迅等人的说法,呼吁我们的教育应该是“以位人’为中心”的教育,是“打精神底子”的教育。钱老在《愿老师与母校青春常在》一文中写道:“人在年轻时代以这样的精神素质垫了'底',以后无论遇到什么艰难曲折,经历怎样的人生的、精神的危机,都能从容应对,坚守住基本的精神防线,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势,不至于在精神上被压垮”[5]。语文学科作为人文性学科,应义不容辞地肩负起“立人”和“打精神底子”的教育责任。以人文精神作为教师处理教材的核心理念,探究人文精神视域下的语文

7、文本教材处理的方法和策略,能为语文教师处理文木教材提供具体参照。二、基于人文精神的文本教材处理策略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人区别于动物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人具备语言功能。语言是高级思维方式的外在表现。发展人,弘扬人文精神,即不可缺少地要发展人的语言思维能力。韩军其至认为“语言也是人木身,是主体,或说人与语言互为主体;不仅是'器’'用',更还是'道''体[4],可见语言之于人的重要性。把握好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关键在抓好语言教育,把语言看作生命主体、生命整体。韩军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强调语言教育、贯彻人文精神,具体说有三点:“一

8、是注重对语言的体验和感受,教师创设人化情境,让学生亲历亲受,白感白悟,静思揣摩,使语言在心屮彻底内化。二是注重情感的真切投入,真正做到'主体与主体对谈'。三是注重人格的全面完善,注重语文教育,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育人[4](一)注重语言积累,对文本做系统化处理早在2002年就有研究者提出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