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世博学礼仪

迎世博学礼仪

ID:46432961

大小:285.00 KB

页数:60页

时间:2019-11-23

迎世博学礼仪_第1页
迎世博学礼仪_第2页
迎世博学礼仪_第3页
迎世博学礼仪_第4页
迎世博学礼仪_第5页
资源描述:

《迎世博学礼仪》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沈晋华迎世博学礼仪2009年10月16日礼仪与社交一、礼仪的起源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之前,社会活动中就已经形成了一些对后世具有一定影响的礼仪规范,如原始的政治礼仪、敬神礼仪、婚姻礼仪和宗教礼仪等。《周礼》是周初出现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记载“礼”的书籍,它与《仪礼》、《礼记》合称“三礼”。孔子: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孟子:辞让之心,理之端也。《论语·为政》“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孟子·离娄下》“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荀子·非相》“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

2、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莫不有辨。”《礼记·曲礼上》“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古人论礼传统礼仪明确规定和维护宗法等级制,在生活方面、日用消费、衣冠服饰等都有强烈的表现。如仪仗的规格、颜色的限定、餐具的配备、衣服的质地以及花纹等。“八抬大轿”、“农夫蹑丝履”、“衣冠禽兽”、“有花头”、“青衫”、“白衣”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石——把礼仪作为治国的基本手段, 是儒家的一贯主张改善社会风

3、尚的良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君子之交淡如水形成完美人格的途径——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蕴蓄于中,形诸于外”交际生活的钥匙——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人际关系的纽带——“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事业成功的手段——孺子可教、三顾茅庐、廉蔺交欢在现代社会交际中,所谓礼是教人尊敬与关心他人,使之合乎情理;所谓仪,是教人在言行上要恰如其分,使之合乎事理礼仪即在社会交往中,表示尊重、敬意和重视的一整套社交规范和基本道德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和仪式等。礼貌是人与人之间在

4、接触交往中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气度与风范。它体现了时代的风格与道德品质,是文明行为的起码要求。它包括注重仪表、仪容的适度修饰,有较高的涵养,待人接物注重礼节,彬彬有礼,举止端庄礼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社交场合中,表示出尊敬、祝颂、迎来、送往、问候、致意、哀悼以及给予必要的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与规则,是礼貌的具体表现,是社会外在文明(行为文明)的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礼节反映社会生活民主化的进程,反映人与人之间真正人道的关系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包括仪容、仪态和服饰等仪式是指在较大

5、或较隆重的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的规范化的活动。它是社会交往中在礼遇规格、礼宾次序等方面的特殊要求礼仪是人际关系中用以交流感情、表达心意、沟通思想的一种形式,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润滑剂和联系纽带。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礼仪是在它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的一层藻饰,使它们对它具有效用,去为它获得一切与它接近的人的尊重和好感。没有良好的礼仪,其余的一切就会被人看成骄傲、自负、无用和愚蠢。”礼仪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串温和的声音礼仪是春风、阳光和鲜花礼仪是尊严的外衣二、礼仪的基本特征共同性——礼仪是社会中全

6、体成员调节相互之间最一般关系的行为规范,反映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传承性——礼仪是一种文明的积累。礼仪规范将人们交往中的习惯、准则的形式固定下来,长久地在社会上发挥约束作用并一代一代地继承流传下来,从而逐渐地成为一种民族传统和社会风尚,而不是一种短暂多变的现象,它甚至不会因为社会制度的更替而消失时代性——一方面,社会自身的进化使礼仪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礼仪习俗随着时代、地域和对象的不同而变化;另一方面,随着对外交流范围的扩大,东西方各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种因素的渗透,使礼仪在历史传统的基础上又赋

7、予了新的内容民族性——每一个社会、每一个民族的礼仪,大都是以约定俗成的民风习性、特定的地域文化为依据的,它突出地、集中地体现了本民族的心理、文化和习惯,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明、文化和社会风尚三、现代社交礼仪发展趋势1.形式日趋简化——现代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迫使人们将传统礼仪的冗繁削尽。即使是重要场合的礼仪活动,也尽可能地删繁就简,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实际效果上2.内容日渐丰富——八方来客、四面来风,带来了新技术、新思想,也带来了世界各国、各民族的礼仪风俗四、社交角色和定位社交角色是指在社交活动中,处于

8、某一社交状态的人一个人可能同时扮演着几种不同的角色。但是,人每一时刻只能主动扮演一种角色,称为活跃角色,而其余的角色都被称为潜伏角色。社会对于不同的社交角色提出了不同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在社会交往中,只有增加执行多种角色的能力,尽量避免角色冲突,注重不同社交角色的礼仪差异,才能做到彬彬有礼、合意得体良好社交形象的基本要求男士的风度应体现阳刚之美表现为豁达开朗、举止大方、刚健正直、奋发进取女士的风度应体现柔和之美表现为热情大方、举止端庄、谈吐文雅、装扮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