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其人其诗(课堂讲评)

王勃其人其诗(课堂讲评)

ID:46443556

大小:284.84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23

王勃其人其诗(课堂讲评)_第1页
王勃其人其诗(课堂讲评)_第2页
王勃其人其诗(课堂讲评)_第3页
王勃其人其诗(课堂讲评)_第4页
王勃其人其诗(课堂讲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王勃其人其诗(课堂讲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王勃其人其诗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知人之鉴。李敬玄由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行俭曰:“士之致远,先识器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也!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果如其言。当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鉴识人才的能力。李敬玄尤其看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勃四人,(认为他们)必当显赫富贵。裴行俭说:“士人想走得长远,应以器量见识为先而以文才为后。王勃等虽有文才,却浮躁浅露,哪里有享受官爵俸禄之器量呢!杨炯性格沉着文静,职位应该会达到长官之首,其余的能善终就是幸运。”后来果然像他说的那样。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

2、然。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咏风王勃注释:⑴山楹:指山间的房屋。⑵动息:活动与休息。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请思考:⑴首句的“肃肃”,次句的“加”有怎样的表达效果?⑵此诗的诗眼是什么?何以见得?①“肃肃”状风势之速,给人以快意和凉爽之感。②“加”使本来并无目的的风势化为有意的行动,仿佛风疾驰而来,正是为了使林壑清爽,有意急人所需似的,给人以亲切感。①诗眼是“有情”。②首联写其“加我林壑清”表现其“有情”,中间两联下面抓住“驱烟”、“卷雾

3、”、“起松声”等风中的动态景象进行描写。体现风的神通广大,犹如精灵般地出入山涧,驱烟卷雾,送来清爽。尾联更是直接表现其“有情”赞其“为君起松声”,还给人带来美妙的听觉享受。作者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把风确乎是“有情”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诗人以风喻人,托物言志,着意赞美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风不舍昼夜,努力做到对人有益。以风况人,有为之士正当如此。(诗人少有才华,而壮志难酬,他曾在著名的《滕王阁序》中充满激情地写道:“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在这篇中则是借风咏怀,寄托他的“青云之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称此诗“最有余味,真天才也”,这大

4、概就是其“余味”之所在了。)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咏风(李峤)剪落三秋叶,催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咏风(虞世南)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1、李峤的《风》中“剪”“催”二字用的极妙,请任选其一加以分析。2、请分析这两首咏风诗在描写手法上的异同。1、“剪”字巧用比喻,把风喻为剪刀,象剪刀一样扫落秋叶,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秋风之迅疾。“催”字为“催促”之意,运用拟人手法,风促花开,暗示春风使万物生长,促发生机。2、同:均用侧面描写,句句写风而不见“风”字,均借助外在事物表现风,使之具体形象,生动自然2、:①李诗:白描,虞诗:渲染

5、。②李诗:巧妙地从两方面白描:季节方面,秋风能使树叶飘落,春风能使二月花开。风形成的奇景方面,风吹过江上,掀起巨浪,蔚为壮观;风吹进竹林,使万竿摇曳,幽韵无穷。另外,“三一二—千—万”几个数字巧妙入题;而虞诗则通过写飘动人们的衣袖,传来美妙的歌声,吹得枝影摇曳,送来阵阵花香,层层渲染,把无形的风写得神态可亲,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闻得着,令人遐想不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