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因素与自我防护对策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因素与自我防护对策

ID:46449254

大小:6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3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因素与自我防护对策_第1页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因素与自我防护对策_第2页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因素与自我防护对策_第3页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因素与自我防护对策_第4页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因素与自我防护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因素与自我防护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因素与自我防护对策摘要:目的针对手术室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因素对护士造成的身心伤害,总结出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分析手术室护士工作环境的不利因素,提出了重在防护的相应措施。结果通过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少手术室的各种暴露因素对护士的职业伤害。结论手术室是职业伤害的高危科室,医院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手术室护士也要特别加强自身防护,尽可能排除各种因素造成的职业伤害,确保自身的身心健康。关键词:手术室护士;职业伤害;防护手术室是进行手术治疗和抢救生命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职业伤害的高危科室。手术室专业性强,应急情况多,工作量大而繁重。由于手术室

2、护士连续工作于密闭的环境,长时间站立,精神高度紧张以及经常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锐器、放射线、有害气体、噪声等使他们成为高危人群[1]。因此对于手术室护士而言,要充分认识手术室存在的危险因素,了解其职业暴露并掌握自身防护的对策,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规范自我保护行为,最大限度地确保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安全。1职业伤害的主要原因1.1血源性感染的因素1.1.1直接接触手术室护士每天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稍有不慎会造成手术室护士血源性感染。对手术室护士来说,最具威胁的感染性疾病是乙肝(HBV)、丙肝(HCV)和艾滋病(HIV)o它们通过血液传播的效率最高,一次即可感染

3、[2]。1.1.2锐利器械损伤据报道,医院感染中80%与针刺伤有关⑶。日常护理工作中,各种锐利器械如刀、剪、缝针、针头等极易损伤护士。研究显示:中国护士有95%在工作期间曾发生过锐器损伤。手术室是一个工作节奏快,频繁使用锐器的特殊工作场所,由于操作不慎,护士被患者的血液和体液污染,这些都可能导致HIV或HBV感染⑷。1.2化学因素的危害目前,在很多医院手术室各种化学消毒剂广泛使用,常见的有甲醛、戊二醛、84消毒液等。如长时间接触戊二醛、84消毒液容易引起皮肤灼伤、头痛、皮肤过敏等症状。甲醛对人体的危害更大,有致突变、致癌、致畸变作用。1.3空气污染的危害1.3.1麻醉

4、废气主要是氨氟醞、异氟醞等。它主要通过密闭性能差的面罩、气源管道漏气、手术室的通风条件差等原因污染手术室的空气。人体长期暴露于微量的麻醉废气的污染环境,可引发流产、胎儿畸变和生育能力低下,同时对听力、记忆力以及操作能力等也产生影响。1.3.2其他各种废气的排放手术中使用高频电刀产生的烟雾,关节置换使用的骨水泥异味,对人的呼吸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4物理性因素的危害在工作中受到辐射、噪声、烫伤、触电等因素的危害,也严重影响手术室护士的健康,尤其是手术中实施放射诊治,受到放射线的危害最为严重。另外,手术室护士长时间在高噪声的环境中,会出现头晕、烦躁、听力下降等。1.

5、5生理、心理、社会性因素的危害因手术时间过长导致的手术室护士长期站立,饮水饮食不规律因此常患颈椎病、腰肌劳损、下肢静脉曲张、胃病等。此外,手术室护士每日精神高度紧张,术中突发情况、患者病情变化、手术医师情绪的不稳定都会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随着社会对护理技术要求的提高以及超负荷工作,增加了护士工作的风险和紧张感。学习、工作、晋升、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也会造成护士的心理伤害。2自身防护措施2.1加强自我防护意识正确认识职业危害,加强手术室护士的防护培训,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树立标准预防的观念。科室定期组织学习有关的安全防护知识,并共同创造安全、和谐、愉悦的工作环境。2

6、.2规范隔离,消毒工作。护士在进行各项护理工作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并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①医护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做手术时须戴双层手套;②涉及血源性传染病患者手术时要严格隔离管理。手术器械物品单独处理后再消毒,手术后手术间进行严密消毒;③严格医疗废物管理,分类收集和存放处理并标记明显;④手术室护士应加强法律知识学习,享受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自我保护,正确处理手术室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情况,防范手术的护理风险。2.3锐利器械的防护对策2.3.1正确操作避免不正规操作所造成的误伤。减少受伤与污染的机会:①用后的针头禁止双手回套针帽;②手术配合时,禁止用手直接装卸

7、刀片、抓取缝针等危险行为。可将手术刀放在弯盘中传递,一定用持针器夹取缝针;③手术结束后,将刀片、缝针放入固定容器内,避免刺伤;④手部有破损或感染手术时,可戴双层手套。不可为了节约成本而忽视自身的健康。232针刺、刀伤的应急处理①锐器刺伤后,即刻用流动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同时由近心端向远心端不断地挤出血液,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然后用0.5%的碘伏消毒,包扎伤口;②若患者HBV阳性则应在受伤24h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溅入眼内时要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③减少受伤者的心理损害。据研究99.1%护理人员在针刺伤后都担心感染血源性疾病。因此,医院应关心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