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田村村域总体规划

林田村村域总体规划

ID:46449591

大小:31.6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3

林田村村域总体规划_第1页
林田村村域总体规划_第2页
林田村村域总体规划_第3页
林田村村域总体规划_第4页
林田村村域总体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林田村村域总体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平镇林田村村庄规划林田村村域总体规划1村庄概况1.1地理位置和平镇位于东经109°51′54˝~110°06′26˝,北纬18°45′44˝~18°58′06˝。地处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西南部,东与万宁市相邻,南与吊罗山乡接壤,西与长征镇、上安乡相交,北至加器岭国有林区。和平镇距离琼中县城约31.5公里,距离万宁市市区40.7公里。林田村位于和平镇北部,省道304(营万公路)从中穿过,交通较为便利。1.2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1.2.1气候气象和平镇位于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北缘,由于四周群山环抱,形

2、成昼热夜凉的山区性气候特征:夏长无酷暑,冬短无严寒:年曰照时数4418.2小时:年平均气温23.2℃,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7℃,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21.4-22.2℃,年降雨量在2300毫米以上,降雨多集中在7-10月份,雨量充沛,干湿季明显。夏秋常受台风、大风、暴雨的影响。1.2.2地形地貌和平镇北边有海拔1123.90米的加铁岭和817米的三角岭向南倾斜,东有512米的鹿市岭、875米的斩岭向西北倾斜,乘坡河从西向东流过,以南多为丘陵台地,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面积占26.50%,500-800米的

3、低山面积占36.70%,250-500米的高丘陵,面积占22.00%,100-250米的低丘陵面积占4.40%,100米以下的台地面积占1.20%,倾斜冲积平原面积占0.30%,河流阶地占9.0%。1.2.3水文和平镇镇域水文资源丰富,河流较多,是海南岛三大河流之一万泉河的发源地,主要河流有乘坡河、太平河及长沙河。和平镇镇域范围内有牛路岭水库和沉香湾水库,其中牛路岭水库是万泉河上最大的一个蓄水库,位于琼海市、万宁市和琼中县交界处,集水面积1236平方公里,总库容7.79亿立方米,正常水位105米,其中水库电站装

4、机8万千瓦。1.3社会经济条件1.3.1区划与人口林田村村委会共辖林田村(村委会所在地)、新安一村、新民村、合口村、总口村5个自然村,至2011年底,全村总人口1117人。表1.3-1村庄基本情况表行政村自然村 人口主要产业林田村新安(一二三)新安一队154养蜂、种桑养蚕、橡胶、槟榔新安二队101养蜂、种桑养蚕、橡胶、槟榔新安三队63养蜂、种桑养蚕、橡胶、槟榔林田(一二)林田一队162种桑养蚕、橡胶、槟榔林田二队189种桑养蚕、橡胶、槟榔新民村 173种桑养蚕示范点、橡胶、槟榔合口村 212种桑养蚕、橡胶、槟榔

5、总口村 63种桑养蚕、橡胶、槟榔2规划总则2.1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7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平镇林田村村庄规划(3)《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建设部[2000]36号;(4)《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5)《海南省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6)《海南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5.12.31;(8)《建设部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建村[2005]174号(

6、9)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琼发[2006]4号;.(10)《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11)《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12)《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13)《海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2009—2020年)》:(14)《海南省城乡总体规划(2005—2020)》(15)《海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总体规划(201.0—2030年)》(16)《海南国际旅游岛特色旅游小镇(村)建设规划

7、(2010—2020)》(17)《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平镇总体规划(2012-2030)》:1.1指导思想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尊重村民意愿为前提,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契机,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以和谐村庄建设为目标,以发展农村经济为核心,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为突破口,把村庄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村,从而保证林田村村民安居乐业。1.2规划原则(1)以人为本,尊重民意原则。尊重村民的意愿和创造精神,充分发挥村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人翁作用和建设家园的主体地位

8、。(2)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从当地实际出发,不盲目攀比。坚持农民自助、政府补助、社会帮助,不摊派、不单债,量力而行。(3)突出特色,弘扬个性原则。以尊重农村建设的客观规律和满足农民的实际需要为前提,充分利用村庄的自然环境特色,重视村庄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发挥其人文优势,突出文化的差异性,自然的独特性,来塑造村庄的特色。(4)生态环境优先,村庄田园化原则。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