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企業應對美國337調查的戰略思考確

我國企業應對美國337調查的戰略思考確

ID:46454855

大小:88.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23

我國企業應對美國337調查的戰略思考確_第1页
我國企業應對美國337調查的戰略思考確_第2页
我國企業應對美國337調查的戰略思考確_第3页
我國企業應對美國337調查的戰略思考確_第4页
我國企業應對美國337調查的戰略思考確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國企業應對美國337調查的戰略思考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國企業應對美國337調查的戰略思考確[摘要]為瞭保護自身經濟利益,許多企業以保護知識產權為由頻繁引用337調查對美國進口產品展開調查。近年來我國已成為美國337調查的主要對象和最大受害者。本文首先介紹美國337調查的涵義,其次分析我國輸美產品頻繁遭受337調查的原因,最後從我國企業的角度提出瞭應對337調查的戰略[關鍵詞]337調查知識產權企業在中美雙邊貿易保持快速增長的同時,中美知識產權的貿易摩擦愈演愈烈。越來越多的企業頻繁地引用美國337調查對中國出口到美國市場的産品發起攻擊,期望達到限制、封殺中國產

2、品進入美國市場,維護其經濟利益的目的。近年來,中國產品遭受337調查案件的數量直線上升,已成為美國337調查的主要對象和最大受害者一、美國337調查涵義所謂337調查,是指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根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TariffAct1930)第“337條款”關於“進口貿易中的不公平做法(unfairpracticesinimporttrade)w的規定展開的調查。"337條款”經過多次修改,其內容越來越全面、明確。如美國1988年《綜合貿易與競爭法》中對"337條款”管轄范圍做出瞭一般規定:按進口貿易

3、中的不公平做法的性質可分為一般不公平貿易做法和有關知識產權的不公平貿易做法兩類。目前“337條款”更多地被用於處理有關知識產權的不公平貿易做法,成為美國對外貿易法中以知識產權為手段直接對私人侵犯其國內知識産權行為進行調查並采取單邊制裁措施且強有力的法律依據與美國其他的貿易救濟措施相比,美國337調查具有以下特點:第一,337調查是一種典型的準司法調查程序。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是337調查的審理機構,是一傢獨立的準司法行政機構。對美國企業來說,提起337調查的門檻比較低、申請立案容易、相關救濟程序快速而有效,更

4、能達到限制競爭對手的目的。第二,337調查是一種對物的管轄。其管轄的對象是進口產品,而不是當事人或不公平的行為,解決瞭司法程序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難以直接針對相關當事人方面的不足。第三,337調查的救濟措施威力大。337調查可以提供廣泛的救濟措施,包括(普遍性的或限制性的)排除令、停止令和臨時性的排除令、停止令等。第四,被訴人應訴難度大。其具體表現為被訴人應訴時間緊張、費用高等二、我國產品頻繁遭受337調查的原因1、我國産品的國際競爭力增強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實現瞭産業結構的升級換代,出口商品結構有瞭

5、質的飛躍,產品國際競爭力增強。一方面,中國正在積極利用外資、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設備,大力發展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另一方面,美國的經濟結構也處於由傳統的制造業向高新技術産品和服務業轉變的過程之中。中美兩國產業之間的互補性和競爭性並存。隨著中國產品國際競爭力的增強,極大地促進瞭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部分產品對美國相關企業的生産和銷售構成瞭巨大的沖擊。相關企業則利用337調查等手段來抑制中國產品對美國出口,借此保護自己。我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增強是引發美國337調查的根本原因2、相關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淡薄很多中國企業

6、出口走的是一條粗放型發展之路,相關出口企業知識産權保護意識淡薄。目前,出口企業主要關註如何擴大生產規模、降低產品成本問題,而對是否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或自己的知識產權是否得到有效保護等問題重視不夠。此外,部分不法外商和國際造假者利用中國急於招商引資擴大出口的心理,打著發展加工貿易的旗號,以定牌、貼牌或來樣加工的形式在中國實施其跨國制假、侵犯知識產權的犯罪行為。對於這一犯罪行為,中國企業常常隻考慮定單的數量和能得到多少加工費,喪失瞭對可能因涉及侵犯知識產權而導致遭遇337調查的警惕性,更不清楚侵犯知識產權的全部

7、後果3、出口企業規模小、應訴機制不健全美國337調查案件的應訴程序專業復雜、手續煩瑣、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整個應訴過程的總費用通常在150萬到400萬美元之間,而且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不能作出金錢賠償的裁定,應訴方勝訴後亦不能收回應訴費用。現階段,中國出口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企業規模不大、資金有限,普遍無力負擔高額的應訴費用。實力較強的大中型企業雖然願意應訴,但能否支付髙額的費用也是問題,使得應訴的質量大打折扣。在應訴過程中,應訴企業經費捉襟見肘,在需要當庭聽證時卻無法及時赴美,導致美國國際貿易委

8、員會缺席判決而敗訴。部分中國企業不應訴,還存在一個普遍的“搭便車”的心理。對於單個企業來說,參與應訴的機會成本是高於放棄應訴的機會成本的,單個企業的理性選擇往往是放棄抗辯,轉而尋求其他出口市場。這種個體理性選擇加在一起形成的集體選擇則是非理性的。如果這樣,相關產品就會被迫退出美國市場。這就出現瞭個體理性與集體理性之間的矛盾,充分反映瞭我國應訴機制的不健全4、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抬頭2007年次貸危機以來,美國的經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