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守株待兔》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守株待兔》教案

ID:46459998

大小:8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4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守株待兔》教案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守株待兔》教案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守株待兔》教案_第3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守株待兔》教案_第4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守株待兔》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守株待兔》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守株待兔教学目标1.会认“宋、耕、释、冀”4个生字,会写“守、株、待、宋、耕、触、颈、释、其”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学习课文,知道“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讽刺妄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知道“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讽刺妄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资料库课前搜集: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2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宋、耕、释、冀”4个生字,会写“守、株、待、宋、耕、触、颈、释、其”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

2、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环节一、单元整体导入导入语:同学们,爸爸、妈妈一定给你们讲过不少寓言故事吧,故事虽短但很有趣,都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二、板书课文题目过渡语: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看看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三、资料分享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6先学环节一、出示自学清单(一)任务:读通课文,学习生字读一读:借助课文中标注的拼音大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一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新词,把你认为容易读错的、难写的词语每个读写两遍。新词如下:守株待兔宋人耕

3、者触株折颈容易读错的:难写的:写一写:给每个生字组两个词语(写在生字表下面),并选择一个生字进行拓展(形近字、名言、诗句等)。我选择的生字是我给它找的形近字是我能给它们分别组词:我看到这个字想到了:温馨提示:自学完成后,小组长检查“自学清单(一)”中的任务并做好评价记录。想一想: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二、组内交流交流内容:1.朗读课文。2.读会认字,提示哪些字容易读错。3.会写字的组词、拓展,提示哪些字容易写错。4.初步感知课文。三、全班展示按照自学清单,请四个小组展示自

4、学情况。分别展示:“读一读”“标一标”“写一写”“想一想”后教环节6精彩预设与点拨预设1会认字提示:宋:声母是s,不是sh;能把字音全部读正确得1颗星。耕:应读“gēng”,不读“gěng”;释:读“shì”,不读“sì”;冀:读“jì”,不要读成“běi”。点拨:结合形近字学习“释”;联系生活学习“耕”。预设2会写字1.观察生字结构:(1)“株、待、耕、释”都属于“左窄右宽”;(2)“守、宋”都是上下结构;(3)“触、颈”左右要写匀称;(4)“其”最后一笔是点。2.教师重点指导、示范:耕、释。预设

5、3对于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灵活纠正、指导。检测环节自学检测反馈过渡语:孩子们,老师看到你们都自学得很认真,相信你们的自学效果肯定不错。请在小组内自测一下!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横线。宋朝(shòngsòng)耕种(gēnggěng)2.看拼音,写词语。shǒuzhūdàitùsòngcháogēngdìchùjiǎojingxiangshìfàngqíshí63.比一比,组词语。株()颈()待()珠()项()侍()本课小结这节课我们朗读了课文,自学了生字,初步了解了课文的

6、主要内容。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学生能梳理自己的收获或反思自己的不足。第2课时课时目标知道“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讽刺妄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教学环节导入课文,板书课文题目过渡语: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呢?用提问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学环节一、出示自学清单(二)1.课文题目是什么意思?2.是什么事让宋人产生了守着树桩等兔子的想法?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3.说说那个种田人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4.文中的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5.假如你从宋人身边走过,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7、6.课外搜集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二、小组交流交流内容:1.根据小组人数,组长合理分配问题。2.一人说,其他人听,听后纠正、补充,发表自己的意见。三、全班展示请四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质疑。每个小组展示一个问题。后教环节6精彩预设与点拨预设1课文题目是什么意思?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当指导。参考答案:守着木桩,等待兔子。预设2是什么事让宋人产生了守着树桩等兔子的想法?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学生读课文,分小组讨论。教师指导。参考答案:兔走触株,折颈而死。预设3说说那个种田人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教师根据学生回

8、答情况适当点拨,只要合理即可。预设4从文中“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一句可以看出种田人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预设5假如你从宋人身边走过,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想象。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适当点拨,只要合理即可。参考答案:做任何事都应该积极主动,不能老想着有意外收获。理解正确得2颗星。检测环节1.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释”的意思是。这句话的意思是。2.《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本课小结6人在很多时候,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希望每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