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浅论高邮民歌的地方性艺术特色

毕业论文(设计)-浅论高邮民歌的地方性艺术特色

ID:46461745

大小:7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4

毕业论文(设计)-浅论高邮民歌的地方性艺术特色_第1页
毕业论文(设计)-浅论高邮民歌的地方性艺术特色_第2页
毕业论文(设计)-浅论高邮民歌的地方性艺术特色_第3页
毕业论文(设计)-浅论高邮民歌的地方性艺术特色_第4页
毕业论文(设计)-浅论高邮民歌的地方性艺术特色_第5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设计)-浅论高邮民歌的地方性艺术特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高邮民歌的地方性艺术特色摘要:地大物I■専的中国,勤劳勇敢的中国劳动人民朴实无华、能歌善舞,伴随着他们劳动而生的民歌更是千姿百态。高邮是目前全国唯一的“屮国民歌Z乡”。本文试图通过对高邮民歌的艺术特点的分析,揭示其独特的地方性风格特征,从一个侧面反映高邮民歌的独特文化价值。关键词:高邮民歌地方特色艺术特点人类的文明史,源远流长,从那原始的第一声呼吸开始,人类的又一种语言——民歌便诞生了。民歌是人们对自己生活的一种艺术的表达方式,是大众在社会实践中的口头创造,并11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不断被润饰加工,不断丰富完善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民歌指民

2、族民间之歌曲,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各民族民歌浩如瀚海,唯有高邮民歌于2006年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10月,屮国民间文艺协会正式授予高邮“屮国民歌Z乡”荣誉称号;2008年,高邮民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高邮,是目丽全国第一个“中国民歌之乡”。①那么高邮民歌究竟冇何艺术魅力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一、水绕的高邮,水孕的民歌高邮民歌散发着泥土的芬芳,蕴含着水的灵秀,大俗又大雅,这种特色源自丁•高邮良好的口然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高邮地处苏中里下河地区,全市面积1960多平方公里,人口83万。秦代此

3、地筑高台、设驿亭,故名秦邮。自汉建县以来,素有“秦邮汉郡,苏屮要邑”之称。有两千多年的建县史和近千年的建城史。水,是高邮最重要的特色Z-o河湖塘渠星罗棋布,高邮湖是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有36湖合成,780平方公里。运河的水催生了运河民歌、民俗与运河文化、运河经济一系列的繁华、辉煌和不断的发展。而很多带冇水的特点的高邮湖的民歌以及故事、传说、笑话、号子、习俗等等更是广为流传,家喻户晓。民歌如:《数鸭蛋》、《养女莫把渔船上》,《拔根芦柴花》(现在是江都民歌);号子如:①索兴:《高邮民歌》,成都时代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52页(本文高邮民歌均

4、引自此书,下不赘言)。《拉纤号了》、《栽秧号了》、《水车号了》;故事如:《渔家夫妻圈圈了》、《渔到冬天处处肥》,《蚂蝗为什么要吸血》;传说如:《耿七公的传说》、《码头庄》、《金灯村的故事》;笑话如:《买竹篙子》、《公牛过小牛》、《雷打掺水人》;习俗如:吃穿住行、红口喜事、神鬼风水等等。高邮湖水荡漾,古运河水长流。高邮是全国唯一以咖『命名的城市。明盂城驿、龙虬庄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犬山汉墓、唐镇国寺塔、宋文游台、宋城墙及奎楼、清高邮当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湖农林生态旅游度假区的野鸭放飞为全国一绝。元代有萨都剌在《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5、》屮有诗《题界首驿》:清气扑入湖面水,幽声到耳树头风。人家蚕老樱桃熟,恰似淮南四刀中。平湖过雨天开镜,落日放船人打渔。野老柳阴沽秫酒,行人马上寄家书。作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高邮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还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许多古代名人都留下了吟唱高邮湖的诗。高邮的王鹤收集整理编著的《古代诗词咏高邮》就有千位诗人4000多首诗词曲。水乡风光好,高邮满湖诗。当地人称高邮湖为西湖,珠湖,凳社湖。传说北宋嘉祐年间,湖中一只巨蚌(即特大的歪子)里冇一颗硕大的珍珠。后来凳社湖就改名为珠湖。宋代黄庭坚写诗说:養社湖中有明月,淮南草木借光辉。顾应破虫

6、丰登王府,不若行沙弄夕菲。②清代伊朝栋有诗:三十六湖碧涨天,湖云笼树水生烟。江淮春暖无农事,半t鱼苗半种莲。蒲松龄作诗《泰山远眺》:登高冋首浩无涯,乂向风尘置岁华。碧空晴霞渺雁阵,孤舟明月系芦花。苍茫云水三千里,烟雨楼台十万家。如带长河天上动,群鸥飞去落平沙。③基于优厚的文化背景,高邮冇很多的名人:尧,孙觉,秦观,贾国维,王氏父子(王安国、王念孙、王引之),汪曾祺……其中较为著名的属秦观、汪曾祺与王氏父子。高邮籍作家汪曾祺所说:“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也是在水乡长大的,耳UZ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风格。”早期秦观

7、词有写高邮之景的。如《行香子》④:“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倘佯。%1王鹤:《古代诗词咏髙邮》,广陵书社,2006年1月版%1同上%1干-鹤:《古代诗词咏高邮》,广陵书社,2006年1月版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口,菜花黄。远远苔墙,隐隐茅堂。飓青旗流水桥傍。偶然乘兴,步过东岗,正莺儿啼,燕儿舞,蜂儿忙。”词虽然不是用高邮方言写成,但词句明白晓畅,琅琅上口,如”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黃”,”莺儿啼,燕儿舞,蜂儿忙”,民歌风格十分明显。再如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王安石、苏东坡、欧阳修、陆游、文天祥、唐伯虎、严嵩、徐渭、蒲松龄、

8、刘墉、林则徐、龚门珍、郑板桥等都有诗文流传于民间。这些文人使民歌小曲得到了升华和普及。二、鲜明的地方乡音风情人们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以此类推的话,越是地方的就越是民族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