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对七五普法工作的思考

浅论对七五普法工作的思考

ID:46469389

大小:6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4

浅论对七五普法工作的思考_第1页
浅论对七五普法工作的思考_第2页
浅论对七五普法工作的思考_第3页
浅论对七五普法工作的思考_第4页
浅论对七五普法工作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对七五普法工作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对七五普法工作的思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有利于提高全体公民法律素质,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因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普法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如何使普法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是所有法制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普法工作在法制建设屮的法律地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由来和内涵的不断丰富。我国追求法治走过了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从1985年到2015年,全民的法制教育从“一五”到“六五

2、”,中国的普法教育走过了30年路程。30年的普法,总的趋势是普法逐渐向纵深发展,向依法治理延伸,其内涵不断丰富,层次逐渐提高,领域不断拓展,影响更加深远,推进法治成为治国安邦的主要手段。对中国的法治化进程来说,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法律国家”,但并不意味着中国也已成为了一个“法治国家”。这是因为:第一,虽然我们在理论上弄清了什么是法治,什么是法治国家,以及如何建设这样一个国家,但在实践中普及、提高与探索的道路仍会是曲折的。中国人民要振兴民族,走向富强,追求法治国家的目标是别无选择的历史必然。我们就应该以坚韧不拔的

3、毅力、坚定不移的决心向前走,在新世纪里实现建设现代化法治国家的伟大目标。第二是自由只有获得法律的有力保障才能真正实现,实行法治是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法治的过程是一个包含了人类的法律思想、行为和实践各个领域的多方面进程,实现法治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人的法律观念的现代化,这是」个国家法制现代化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是实现法治并使现代化法治长期发展的基本的先决条件。法律现代化的基本价值就是要培养公民信任法律、尊重法律的思想意识,确立法律至上的现代法治观念。二、普法工作法制化进程存在的主要问题1)大部分村庄没有固定的

4、、长期的普法阵地由于受资金、人力的限制,大部分村庄没有长期的普法宣传栏,有宣传栏的也长期得不到更新,群众普法工作只能通过每年的法制纪念宣传日进行集中普法教育,时间短,针对性差,导致一些地区的法制宣传教育走过场,普法教育工作很不理想。2)普法方式不能与时俱进现行普法方式主要是以“法律六进”为载体,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和传单、播放录音、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方式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形式重于实效,片面追求表面的热闹,忽视了法制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对单位领导干部和职工的普法方式主要是通过召开各种会议、举办学习班进行集中学习,形

5、式单一,无法调动干部职工学法的热情,“以考促学”成了走程序,普法教育工作无法落到实处。3)法制教材内容过于单一编印的法制宣传手册和单页,在内容上多为法制理论知识和法律法规,不够生动具体,比较空洞,无法调动群众学法的积极性,普法教育的效果很差。4)对中小学生的普法教育工作不够重视当前,我们对中小学生普法方式也仅仅是停留在发放宣传手册和单页等传统方式上。由于中小学生年龄小、知识不够全面、理解能力不强,宣传手册和单页上的内容很难让他们理解,难以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三、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展望今年是“七五”普法依法治理工

6、作开局之年o为认真贯彻落实“七五”普法规划,提升法制宣传教育质量,在总结“六五”普法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就如何做好“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出几点建议。1)吸收“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成功做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必须要在方法上大胆实践,勇于开拓,积极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但是,普法方法不管怎么变,“六五”普法中创立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在“七五”普法中仍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2)强化公职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六五”普法始终坚持把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当作全民学法用法的

7、重中之重。是建立干部学法制度。统一规划干部年度学法计划,坚持各级中心学习组每季度集中一次专题学法。二是建立干部学法考试制度。坚持干部年度学法考试,把干部学法考试作为检验干部熟知法律程度的重要措施。坚持把干部学法计划的完成和年度普法考试的成绩纳入年度文明建设、综合治理、评先评优考核内容。三是建立“普法读本”必备制度。把普法读本作为公职人员学法的必备教材,要求人手一册。3)强化城乡居(村)民学法用法。一是认真组织农村法制宣传月活动。将与广大人民民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采用宣传车、法制板报、法律咨询、法律知

8、识问答、资料发放等形式,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把法律送到农民手中。二是利用“12.4”法制宣传日把法律送进社区。创办社区(居委会)法制夜校,组织居民学法。建立“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维权工作站”,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使普法教育贴近实际、力求实效。4)强化青少年学法用法。充分利用学校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一是建立学生法制教育的师资、课时、计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