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我国生态旅游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浅论我国生态旅游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ID:46471663

大小:7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4

浅论我国生态旅游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_第1页
浅论我国生态旅游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_第2页
浅论我国生态旅游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_第3页
浅论我国生态旅游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_第4页
浅论我国生态旅游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我国生态旅游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我国生态旅游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1•生态旅游的概念“生态旅游”一词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生态旅游特别顾

2、uJ,H*CeballosLascurain于1983年首先提出,它的含义不仅是指所有观览自然景物的旅行,而且强调被观览的景物不应受到损失。生态旅游是以生态为内容的旅游。在生态旅游中,“生态”应是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统称。在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以特定的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为对象,以观赏、了解和享受大口然及其相关文化特征为旅游目的,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不破坏当地的口然和人文资源与环境为前提,有益于繁荣地方经济和提升

3、当地社区生活品质的一种旅游活动方式。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2.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是针对传统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是在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发展起来的。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有本质的区别。生态旅游最终要达到旅游业发展与口然、文化和人类生存坏境的和谐统一。传统旅游侧重对文化及自然景观资源的获取与满足,旅游开发者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旅游者追求的则是享乐,对于旅游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却退居其次,対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考虑的较少。生

4、态旅游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旅游业所产生的人与自然、获取与保护、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是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旅游要持续发展,必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境意识,否则,太多的游客会对H的地的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破坏了生态旅游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旅游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为此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确保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3.牛态旅游面临的问题生态旅游在短短儿十年的时间内,范围不断扩大,规模也越来越大,其体验类型也越来越复杂。生态旅游发展较好的西方发达国家首推美国,加拿大,澳人利亚等国

5、,这些国家的生态旅游物件从人文景观和城市风光转为谢贝洛斯。拉斯喀瑞所指定的“口然景物”,即保持较为原始的大自然,这些自然景物在其国内定位为口然生态系统优良的国家公园,在国外定位为以原始森林为主的优良生态系统,这就使不少发展中国家成为生态旅游目的地,其中加勒比海地区和非洲野生动物园成为生态旅游热点区域。在哥斯达黎加,每年接待的国际游客中,几乎半数以上是去欣赏热带雨林的生态旅游者。在西方发达国家,周末和节假日到大自然去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西方发达国家在生态旅游活动中极为重视保护旅游物件。在生态旅游开发中,避免大兴土木等有损口然景观的做法,旅游交通以步行为主,

6、旅游接待设施小巧,掩影在树从中,住宿多为帐蓬露营,尽一切可能将旅游对旅游物件的影响降至最低。在生态旅游管理中,提出了“留下的只有脚印,带走的只有照片”等保护环境的响亮口号,并在生态旅游目的的设置一些解释大自然奥秘和保护与人类攸息相关的大自然标牌体系及喜闻乐见的旅游活动,让游客在愉怡屮增强环境意识,使生态旅游区成为提高人们环境意识的天然人课堂。综上所述对比看我国的生态旅游发展发展的还不完善,旅游生态意识落后,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有目利用,生态旅游有名无实,景区内环境破坏严重,生态旅游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等一系列的问题。3」旅游资源盲目开发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

7、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允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廿发。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3.2旅游环境存在的问题3.2.1“无烟工业”的误导,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不像其他产业那样对环境造成污染”,但认真地对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的环境效应加以考察不难发现,旅游作为一种产业,也会产生各种废物。旅游业不仅排放传统工业废物,而且生产的“旅游公害”对一个旅游区來说是致命的威胁。比如峨眉山,每到旅游旺

8、季,游人大量涌入,信手丢弃的垃圾给当地的环境带来很大危害。322“低投入、高产出”的误导。认为“旅游业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高产出的产业。”他们忽视了环境资源的消耗,低估了旅游成本水平,虚增了环境新创造价值部分。323“旅游资源是可再生资源”的误导。认为旅游消耗只是和神消费,不对其构成威胁。而事实上旅游活动也消耗甚至破坏或毁灭旅游和环境资源。泰山后山的赤磷鱼一直是泰山的特产,但是山于近年来游人的不断涌入,対赤磷鱼的环境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现在赤磷鱼已经鲜见。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一度使人浮想联翩,但今不如昔,文中描写的虎山水库,现在已雄姿不在,雨季瀑布

9、业已不存,而且水体污染严重。这一方面是周围的旅馆饭店的污水直接排放的结果,另一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