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提高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浅议提高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ID:46474305

大小:74.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24

浅议提高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_第1页
浅议提高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_第2页
浅议提高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_第3页
浅议提高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_第4页
浅议提高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提高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提高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摘要:现行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环节存在诸多误区和问题。针对现状,物理课堂提问的原则可包括主题性原则、层次性和逻辑性原则、全体性原则、适时性原则、评价性原则等,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物理课堂提问有审问式、盘问式、设问式等不同的类型。教师在备课时应把握好课堂提问设计几个“度”,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的放矢地应用,从而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使课堂教学效益更优化。关键词:中学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7-0076-04最近学校

2、举办教学比赛活动,要求所有教师参加。我从中听了66节课,发现在课堂提问环节存在诸多误区,如问题思维含量不够、难易度掌握不准、技巧掌握不好、等待时间不足、提问频度过高等等。课堂上教师经常提一些无效的、简单的问题或难度较大的问题,导致出现冷场或学生答非所问,严重影响教学功效,不能达成有效课堂或高效课堂。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个人对物理课堂提问的看法。一、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和现状许多教师上课提问是为提问而提问,牵强附会,比较生硬,缺乏艺术性和技巧性,低效、无谓的提问多,而高效的、启发学生思索、提高思维力的提问少,好像没有提问就没

3、有师生互动,就不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课堂提问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1•问题的意思不明。教师提出的问题就好比路标一样,直接引导学生的思维和方向。而从教师课堂提问来看,我们发现其对教材、教学目标、考试要求的熟练掌握程度不够高,提出问题的目的不明确,内容不具体、模糊不清,学生不知所云,无从下手,导致思维障碍,答非所问。这显然忽视了激发学生探究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导致了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学习达不到理想效果。2•问题的思考价值不高。有些提出的问题简单得像流水账,经常出现问学生'‘是不是”,'‘好不好”等低效问题,课堂看上去很热闹

4、,但相当一部分学生浑水摸鱼,知之不多;有些基础稍好的学生感到无味,失去参与积极性。有些提出的问题难度过大,思维跨度大,学生无从下手,云里雾里,答非所问,这会挫伤学生的思考积极性,造成课堂冷场,课堂沉闷,最后教师只好自圆其说。3•提问的形式不当。一些提出的问题只适合师生间一问一答,形式单一,只形成一对一的交流,其他学生作为陪衬被晾在一旁,好像跟他们无关,调动不了全体学生思考积极性,久而久之易使学生出现两极分化,形成不了全员参与教学活动的氛围。4•提问新颖性、趣味性不够。一些提出的问题总是老一套,平淡无味无趣。教师没有换一个角度或

5、形式进行提问,忽略了中学生心理特点,问题缺乏新颖性、趣味性,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削弱了课堂教学效果。5•问题的结构缺乏系统性。有的教师所提的几个连续问题,没有考虑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导致系统无序、环环不扣、断断续续、思维跳跃太大,而且较少地把注意的重点放在知识的概括和结构上,不能层层推进、逐步深入,不能引导学生分析思考问题。6•问题的情境性和开放性不佳。一些教师设置问题没有很好的物理情境,没有做到直观、生动,问题与情境联系不紧密,体验性不够,而且就事论事多,拓展延伸余地少,开放性不够,不能引发学生的操作兴趣和持续

6、欲望。7•问题的时效性不强。部分教师的课堂提问随意性大,对提问时效性不够重视,无意中设置无极的障碍,故弄玄虚,兜圈子,绕弯子,浪费上课时间。要么问题超前,学生无法思考;要么问题滞后,让学生思考失去意义;要么留给学生思考问题时间不够,导致其来不及思考。根据课堂中出现的现象,教师有必要对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提问过程以及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探索,寻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过程、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提问方法。教师在准备和设计提问时要了解和掌握提问的一些原则。二、物理课堂提问的原则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

7、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经验等设计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教学形式,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活动,促进师生互动交流,提高课堂效率,但是,课堂提问必须遵循一些原则进行,否则会顾此失彼,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1.主题性原则。课堂提问要紧紧围绕主题展开,既要符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也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教师应紧扣教材,抓住教学重点和难点,确立关键性问题,并以此为中心合理展开。提问的内容必须科学正确,表述的语言必须规范、准确、严密

8、。2.层次性和逻辑性原则。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及所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逻辑顺序进行多层次设问,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前后衔接、层次分明,注重典型性、启发性、层次性和逻辑性,递进式推进。3•全体性原则。教师应根据学情以“可接受性”和因材施教为原则,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