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筏基础设计

桩筏基础设计

ID:46476913

大小:6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4

桩筏基础设计_第1页
桩筏基础设计_第2页
桩筏基础设计_第3页
桩筏基础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桩筏基础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桩筏基础的设计与成本控制摘要: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建筑基础设计方法越来越多,日前由于基础设计是i种粗放的设计,対桩筏基础的理论及方法不十分完善。规范要求桩筏基础设计均要满足桩基础和筏板基础的要求,现就在设计过程中如何做好桩筏基础的设计与成本控制与大家进行探讨。关键词:桩筏基础设计成木控制在目前的设计过程小,很多设计人员由于对桩筏基础的设计缺少经验,或对桩基础规范运用不灵活,不能根据地质条件对桩筏基础共同工作进行合理设计,而仅釆用桩基受力形式忽略土的共同作用,造成不必要的项目成本增加(主要是基础成本)。一、当今现状

2、设计的方法1、设计人员对桩筏基础设计概念理解不清,不能灵活应用规范,如对有地下水或地下水高的桩筏基础设计时均采用不考虑地基土对筏板的作用,全部采用桩承担上部荷载。2、在常规设计方法吋把上部结构和基础作为两个独立单元分别考虑,在上部荷载作用下求得上部结构内力和棊础反力,然后把反力作用在弹性地皋的基础上计算基础的内力,这种设计方法没有考虑上部结构与基础的共同作用。没有考虑上部结构刚度对基础的作川,从而导致基础设计过于偏于保守。3、冇的由于计算不当而使用了厚筏。高层建筑设计中,采用桩筏革础时,对于筏板厚度的采用往往争议

3、较人。有采用很厚的,冇采用较薄的;有的规程英至提出,应当使每层建筑不小于多少厚度的。対于筏板厚度的确定,传统上是凭经验假定,然后再进行冲剪验算。这实际上说明目前在筏板厚度确定的问题上,并没有什么方法。由此难免造成当前在高层建筑中的筏厚不少超过1.5m的,个别的厚度竟达4m的不合理现象。所以筏板减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如何确定筏板厚度的问题,而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减薄问题。在桩筏筏厚的确定上,郭宏磊等采用了一新的方法,即先在止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考虑筏板的抗裂性少差异沉降来定出一筏厚值,然后再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考虑冲切能

4、力加以验算,如果发现板厚过小,此时再加厚也为时不晩,111于先走一步的原因,到了后面也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保证。此外,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即筏厚一定,筏板尺寸就一定,那么,有关桩筏筏板的设计后半部就只剩下筏板的配筋问题了二、高层建筑筏基与地基共同作用的分析1、从对2008年《建筑桩棊技术规范》阅读理解,有无地下水对桩筏基础设计是否考虑桩土共同作用影响不大。2、高层建筑桩筏基础的工作性质,对常'规设计(s/d二3~4情况)是基本上接近于在弹性地基上刚性基础的工作性质。山于上部结构和地基基础是一个整体,合理的桩筏箱基

5、础设计应在分析上部结构、桩筏箱基础、土体共同作用的基础上,优化桩筏设计。根据优化理论,桩筏箱基础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为一'设计变最群桩的每根桩长、底板厚度、底板内各种配筋量,目标函数、桩筏箱基础的造价最小’约朿条件対于筏箱基底板有底板抗拉强度约朿底板局部弯强度约束最小尺寸约束,最小配筋率限制,一底板构造配筋限制底板抗剪强度约束底板抗冲切强度约束。对于样桩有桩长约束群桩沉降量限制,群桩差界沉降量限制,单桩安全系数限制,群桩荷载限制。3、桩的存在对减少桩筏基础的沉降侑明显的效果,并使建筑物的整体横向倾斜人大改善,使建筑

6、物均匀沉降。桩长在达到一定长度时,即L/d^70-100时,再加桩长对减小沉降不明显,在增加桩长时应考虑各种因素影响。国内不少学者也对高层建设桩筏基础中的桩数与沉降的关系作过探讨。董建国等给出了某工程短桩桩基沉降S与桩数n的关系式:S=356.46-0.00542n,从式中可看出,桩数增减10%,则沉降减增在1%以内,对于长桩约为3%。即桩筏基础沉降是一个相对稳定值,它为以减少沉降为冃的的减沉桩基础设计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研究表明:⑴桩数减少,桩一土体刚度相应下降,因此,桩筏棊础的沉降随桩间距的增大而增大。但桩间

7、距在10倍桩径以内时,桩筏基础的沉降只随桩间距的增人而稍有増人。(2)当桩的长细比L/d=100,筏的相对刚度KR=10时,桩的相对刚度KP=103时,当桩数减少到间距为4倍桩径时,角桩的桩顶反力(PC)是内屮桩桩顶反力(Pi)的3倍左右;当桩数减少到间距为6.67倍桩径时,PC约为Pi的1.5倍;当间距增大到10倍桩径时,PC与Pi基本相同。由上可知,H前一般桩筏基础中减少桩数大有潜力可挖。4、高层建筑桩筏基础在常规设计条件下,桩间十•仍承担上部荷载,桩间土地基反力略呈马鞍形,在建筑物完工时可分但小于上部总荷载

8、的26%,为充分发挥筏板底桩间土的承载力,适当增加桩的间距是合适的。5、钻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超孔隙水压力产牛,在上部荷载作用下,桩和桩间土承担上部荷载,且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桩和桩间土承但上部荷载比例保持不变。6、从以往工程实测经验来看筏板钢筋实测应力比钢筋实际应力小得多,我国实测筏板钢筋应力一般为20-30N/mm2Z间,只冇钢筋设计强度的1/10,考虑上部结构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