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學習的教學實務議題探析

合作學習的教學實務議題探析

ID:46484780

大小:74.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24

合作學習的教學實務議題探析_第1页
合作學習的教學實務議題探析_第2页
合作學習的教學實務議題探析_第3页
合作學習的教學實務議題探析_第4页
合作學習的教學實務議題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合作學習的教學實務議題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合作學習的教學實務議題探析黃永和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暨教育創新與評鑑碩士班副教授壹、前言「什麼是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呢?」美阈教育學者McKeachie(2002)認爲這個問題的答案得視教學目標、學生與教學特質而定,但如果不考慮這些因素、那麼最好的答案就是「學生教導學生」(p・188),因爲廣泛硏究顯示同儕相互學習與教學是極爲有效的教學策略,而且不論學生的年級與人格特質或學科內容與口標是如何,皆是如此。來自於社會建構論、社會文化理論與情境學習理論的硏究結果顯示,學習除了具有個人內在歷程之外,還包括了外在的社會性歷程,會發生在學生與教師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社會互動關係上。事

2、實上,就如同Illeris(2003,p.398)指出,「所有的學習都隱含著二個全然不同歷程的統合:一個稱爲外在互動歷程,亦即學習者與其社會、文化或物質環境之間的互動;另一個是內在心理歷程,亦即知識的獲得與精緻化」,學習者與外在環境的互動是學習歷程不可或缺的部份,其屮特別以學習者在社會層面的參與、溝通與合作更爲重要,它使個體得以跟社群及社會統合在一起,是影響學習者建立群性(sociality)的關鍵,也是培養學生成爲具備團隊互動與倫理關懷能力之知識社會工作者的有效方法。就阈內教育硏究與實務的發展而言,隨著日本佐藤學(2012)「學習共同體」的引進,以及教育部分組合作學習實施計畫

3、(張新仁、黃永和、王金國、汪履維與林美惠,2012)的推動,重視社會互動取向的教學勢將形成一股風潮。但是,這股風潮是否真的能落實實踐於教室,是否真能爲國內教室教學型態帶來真正的轉變,在教室試驗時會因爲學生吵吵鬧鬧不肯相互協同合作而假旗息鼓,抑或真能培養學生有效社會互動學習能力,而成功地透過相互提問、討論、協同、合作與支持的互動過程來進行學習,顯然還有賴於教育學者與教師們的共同努力。本文的目的乃在針對合作學習教學實施時常見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期能釐清教學者的疑問,並有助於合作學習與學習共同體教學實務的推動。貳、合作學習教學實務議題的探討(一)教學方法有很多種'爲什麼要特別強調合作

4、學習?雖然,人類具有多元的學習能力厂可以藉由諸如傾聽、觀看、提問、想像、問題解決、實作或相互協助來獲得學習,許多教師也都肯定認爲「教師應該採用多元方式來進行教學」,但可惜的是大部份的教室情境卻只選用非常有限的方法'而且「有太多教室所依循的方法都是屬於教師中心取向,而非學生中心取向」(Rogers&Freiberg,1994,p.189),特別是只採用講述、提問與反覆練習來進行教學。就教育的外在環境而言,過去一、二十年來臺灣與全球環境已經產生了明顯的巨變,「知識」已快速成爲影響生產的最重要因素,並驅動知識社會的發展。爲了迎接「知識社會」的挑戰,只強調個人創新或運用單•個人知識的教

5、育型態已不敷未來社會所需,「團隊互動」對知識的產出與創新則顯得更加重要。例如,Nonaka與Takeuchi(1995)對日本成功企業的硏究發現,「沒有單一部門或專家小組可以獨攬新知識創造的責任。第一線員工、中階管理人與高階經理都必須扮演一部份的角色…。事實上'新知識的創造是他們三者之間動態互動的結果」(頁15)。有效的團隊如同交響樂團般'每個團員都是一種樂器的專家'單憑•-位團員無法演奏出豐富多變的音樂,但當所有員一同合作'在共同的目標下貢獻他們的專長'便能合奏出美妙的交響樂來,隊互動與協同合作能爲知識產出與創新帶來更豐富的成果(黃永和,2012a)。面對二十一世紀社會的急遽

6、變遷,正如同Johnson與Johnson(1999)所呼籲的,學校用以教導學生的方法,必須進行根本性的改變,而「合作學習」正是達成這場教學典範轉移的基本方法(primarymeans)o同儕之間的合作活動不只可以提昇學生的學習成效,超越了獨立的個別表現,而且更重要的,它可以培養學生在知識領域協同合作的習性與能力,爲知識產出與創新帶來更豐富的成果。此外,「合作學習也是許多其它型式之教學革新的先備條件與基礎,這些型式的教學革新包括有主題課程、全語言、批判思考、主動閱讀、歷程寫作、問題解決數學與學習共同體」(Johnson&Johnson,1994,p.1:2)°綜上所述,合作是促

7、成教學典範轉移的基本方法,其它教學革新型式的基礎,有利於知識社會的人才培養,是教師展現教學專業與教學力的有效途徑,因此値得推廣採用。(%1)教室的學生座位該如何安排?教室空間的安排不只揭露了教室內的主要學習型態,也確實是促進或妨礙學生有效學習的關鍵。傳統教室的學生排排座形式,其優點是可使教師看見與注意全班所有學生,也讓全班學生得以將日光與注意力焦點集中在教室前方或老師的身上,但不利於學生之間的討論與互動,因此比較適合於教師講述型態的教學。相反的,4至6人爲一組的小組成員面對面座位安排形式,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