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观与史学研究理论

史观与史学研究理论

ID:46488332

大小:10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4

史观与史学研究理论_第1页
史观与史学研究理论_第2页
史观与史学研究理论_第3页
史观与史学研究理论_第4页
史观与史学研究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史观与史学研究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史观与史学研究理论(一)一、选择题1、(2014•河南信阳笫二次调研-30)口述史料主要指经过口传或为后人记录而成为的史料。著名口述史家唐徳刚曾说:“我替胡适之先牛写口述历史,胡先牛的口述只占百分之五十,另百分之五十要我自己找材料加以印证补充。”由此可见口述史料()A.没冇可信的历史真实性B.需要与相关文献资料互证C.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依据D.是对历史真相的一种歪曲【解析】口述史料是一种重要史料,但是叙述者可能受一些因素的影响,谈到的内容常是杂乱无章的,其至错记也是难免的,因此口述史必然是一个是釆访人与叙述者的双向互动的过程,“胡先生的口述只占百分之力十

2、,另百分之五十要我自己找材料加以印证补充”也说明口述史料需要与相关文献资料互证,B项止确;A、C、D三项过于贬低口述史料的作用。-【答案】B2、(2014・陕西宝鸡质检一・31)国学大师王国维提出了著名的“二重证据法”:“吾辈生于今H,幸于纸上Z材料外更得地下Z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止纸上Z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I之言亦不无表示一而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H始得勾Z。虽古书之未得证明者,不能加以否定;而其己得证明者,不能不加以肯定,可断言也”。对此理解正确是()A.这种史学研究方法更注重地下Z资料的研究价值B.川这

3、种史学研究方法研究后得出的史学结论应该深信不疑C.这种史学研究方法对于具体史实的考证和抽象理论的论证作用很人D.新材料不一定是新发现新出土的材料,而是新眼光新视角看待的材料【解析】“二重证据法”就是将“地下发现Z新材料”与“纸上Z材料”二者互相释证,以达到考证古史的目的,该方法并没有强调更注重地下之资料的研究价值,A项错误;“二重证据法”提供了-•种新的史学研究方法,但不能保证据此得出的史学结论深信不疑,因为随着史料的H益丰富和技术、方法的进步,历史研究还会不断深入,B项错误;这种史学研究方法对于传统文献的论证作用很大,C项错误;该方法既继承中国传统历史

4、考证学,乂融介西方近代学者治学的新理念、新方法,D项正确。【答案】D3、(2014•黑龙江大庆质检・1)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闕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峰;应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这段材料告诉我们,他获取史料的重要方式是()A.考古发掘B.实地调查C.道听途说D.文献查阅【解析】根据游、上、探、涉、观等动词,可知是实地调查,不包括发掘、道听途说、文献查阅的信息,可排除A、C、D三项,B项正确。【答案】B4、(2014•河北唐山摸底・32)“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

5、总是通过每个人追求他口己的口觉的预期FI的来创造他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在这里,恩格斯()A.肯定了人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主导性意义B.提出历史合力论C.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历史依据D.基于“民本”思想而提出【解析】抓住材料关键信息:“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対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可见恩格斯强调历史是多重因索共同作川的结果,即历史合力论。A、C、D三项说法在材料屮没冇反映,故答案为B。【答案】B5、(2014•辽宁沈阳质量监二・27)“假如没

6、冇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IH有的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丄大夫还会继续沉沦,不会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也不会有后來的政治大变局。”上述材料对“这场革命”的认识突出反映了()A.近代化史观B.全球史观C.革命史观D.社会史观【解析】近代化(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从“假如没有这场革命……中国必然会在旧有的轨道上徐徐而行”可知A项与题干相符,A项正确;全球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与题干无关,B项错误;革命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

7、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与题干无关,C项错误;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与题干无关,D项错误。【答案】A6、(2014•天津十二区县二次联考・1)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字,则孟孙叔孙”。由此推论“巫、卜、祝、史、匠、陶、屠”等姓氏应源自()A.官名B.爵位C.行业D.谥号【解析】中国人的姓,考其來历,大致可分为10多种类别,关于司马、司徒等字词则属于古代的官职,所以这些姓氏是以官职为氏,A项错谋;王、侯、公孙等字词都属

8、于对有功Z点所封的阱位名称,所以这些姓氏是以阱位为氏,B项错误;以职业(技艺)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