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下教学预案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下教学预案

ID:46488853

大小:167.5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11-24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下教学预案_第1页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下教学预案_第2页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下教学预案_第3页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下教学预案_第4页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下教学预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下教学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下教学预案1可爱的地球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3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二、重点难点: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人与科学技术发展的

2、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三、教学准备:1•请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相关报道和资料。2.让学生收集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关材料。3.地球的图片,地球仪。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看看说说,认识地球1.出示杨利伟的图片资料。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有关报道和资料。2.从卫星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3.看书上插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天地对话——“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o4.提出疑问:杨利伟从神州五号飞船上看

3、到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组织小组讨论,得出地球形状的初步结论。二、探究学习——地球的形状与面貌1.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类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口,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那些叮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2.学生交流。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下教学预案1可爱的地球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

4、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3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二、重点难点: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人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三、教学准备:1•请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相关报道和资料。2.让学生收集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关材料。3.地球的图片,地球仪。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看看说说,

5、认识地球1.出示杨利伟的图片资料。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有关报道和资料。2.从卫星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3.看书上插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天地对话——“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o4.提出疑问:杨利伟从神州五号飞船上看到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组织小组讨论,得出地球形状的初步结论。二、探究学习——地球的形状与面貌1.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类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口,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那些叮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2.学生交流。1.对比实验:模拟“海边

6、看船”。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地球是-•个球体。2.出示地球仪: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耍的不同?学生观察总结,教师补充。引导学生说说地球仪的主耍构成。学生发言后,简单介绍地球仪上的地轴、经线、纬线、赤道、北极、南极。3.地球表而真实的原貌是怎样的呢?读加加林的描述,讨论。4.小组比赛:在地球仪上找大洲大洋。三、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活动:《科学畅想,遨游太空》分若干小组,每小组模拟乘坐一架飞船,飞船名称由各组自定。要求将本课学习的只是进行出联,模拟宇宙飞行,说说看到的情况。必须反映的内容是:地球形状特

7、点,宇宙中的星球。第2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特点,了解地球表面大洲大洋的基本知识。2.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屮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3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重点难点: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特点,了解地球表面大洲大洋的基本知识。教学准备:1.地球仪。2.世界地图。3.让学生调查,调查家屮餐桌上的食品分类与来源。教学过程:一、导入——看看说说,认识大洋大洲1.复习地球仪知识,以及海洋与陆地面

8、积比例示意图,在地球仪上辨别世界的大洲大洋。2.大洋大洲概念比较。通过读图,知道什么是大洋,什么是大洲。1.出示东西半球图,指导学生从东西半球图,区分陆地和海洋,认识七大洲、四大洋。在地图上确定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同时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屮的最大和最小。齐小组借助地球仪和世界地图,找出齐大洋大洲的位置。1.读“七大洲名称的由来”,加深对大洲大洋知识的理解。通过地图的判读,从东四半球和南北半球的不同角度了解世界各大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