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非专业

气象学非专业

ID:46502989

大小:146.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11-24

气象学非专业_第1页
气象学非专业_第2页
气象学非专业_第3页
气象学非专业_第4页
气象学非专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气象学非专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业气象学试题第一章大气一、名词解释题:1.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休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2.下垫面:指与人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血,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如地表面、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3.气彖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二、填空题:1.干洁人气屮,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氮)、(氧)、氛和(二氧化碳)。2.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3.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耍吸收(长波)辐射。4.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晩

2、上(低),夏天比冬天(低)。5.(水汽)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6•根据人气中(温度)的铅肓分布,可以把人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7.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降低)。8.大气中对流层Z上的一层称为(平流)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升高)。9.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人高度作为判断人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1200)千米。三、判断题:1.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人气层屮,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小的紫外线。2.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X3.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

3、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x4•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5.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屮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x6.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没有强烈的对流运动。7.热成层中空气多被离解成离子,因此又称电离层。四、问答题:1.为什么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有口变化和年变化?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植物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碳水化合物,因此全球的植物要消耗人量的二氧化碳;同时,由于牛物的呼吸,有机物的分解以及燃烧化石燃料等人类活动,乂要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4、这样就存在着消耗和产住二氧化碳的两种过程。--般來说,消耗二氧化碳的光合作用只在口天进行,其速度在人多数地区是夏半年人,冬半年小;而呼吸作用等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则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所以这两种过程速度的差异在一天Z内是不断变化的,在一年中也随季节变化,从而引起二氧化碳浓度的H变化和年变化。在一天中,从口出开始,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植物光合速率不断增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也随之不断降低,屮午前后,植被上方的二氧化碳浓度达最低值:午后,随着空气温度下降,光合作用减慢,呼吸速率加快,使二氧化碳消耗减少;FI落后,光合作用停止,而呼吸作用仍在进行,故近地气层中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增大,到第二天口

5、出时达一天的最大值。在一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也主要受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一般來说,植物夏季生长最旺,光合作用最强,秋季最弱。因此二氧化碳浓度秋季最小,春季最大。此外,由于人类燃烧人量的化石燃料,人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屮,因而二氧化碳浓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对流层是大气中最低的一层,是对生物和人类活动彩响最大的气层。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1)对流层集中了80%以上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大气中的云、雾、雨、雪、雷电等天气现彖,都集中在这一气层内;(2)在对流层中,气温一般随高度增高而卜降,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

6、5°C,在对流层顶可降至一5()°C至一85°C;(3)具冇强烈的对流运动和乱流运动,促进了气层内的能虽和物质的交换;(4)温度、湿度等气象耍素在水平方向的分布很不均匀,这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和地表性质分布的不均匀性而产生的。第二章辐射一、名词解释题:1.辐射:物体以发射电磁波或粒子的形成向外放射能量的方式。由辐射所传输的能量称为辐射能,有时把辐射能也简称为辐射。2.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血的交角。是决定地血太阳辐射通量密度的重要因素。在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在H出H落时为0,正午时达最大值。3.太阳方位角:太阳光线在地平而上的投影与当地子午线的交角。以正南为(),从止南顺时

7、钟向变化为正,逆时针向变化为负,如正东方为一90°,正西方为90°o4.可照时间:从日出到H落之间的时间。5.光照时间:可照时间与因大气散射作用而产牛的曙暮光照射的时间之和。6.太阳常数:当地球距太阳为LI地平均距离时,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平面上的太阳辐射能通量密度。其值为1367瓦?米・2o7.大气质量数: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通过的路径长度与大气铅直厚度的比值。&直接辐射: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太阳辐射。9.总辐射: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