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应急预案--浙江环境应急预案

制度-应急预案--浙江环境应急预案

ID:46507341

大小:99.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11-24

制度-应急预案--浙江环境应急预案_第1页
制度-应急预案--浙江环境应急预案_第2页
制度-应急预案--浙江环境应急预案_第3页
制度-应急预案--浙江环境应急预案_第4页
制度-应急预案--浙江环境应急预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制度-应急预案--浙江环境应急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浙江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1总则1」编制目的规范和强化全省环境污染利生态破坏突发公共事件(以下简称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提高政府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牛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坏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2编制依据依据《屮华人民共和国坏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坏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晶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制定本预案。1.3适用范围木预案指导全省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适用于应对以下各类环境事件的M急响应:(1)超出事件发生地市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能力的应对工作;(2)跨市级行政区域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3)需要由省政府协调、指导处置工作的突发环境事件,或者其他突发事件引发次生、衍生的环境事件。1.4预案体系构筑全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1)市、县(市、区)突发坏境事件应急预案。各市、县(市、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级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参照木预案,制定各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

3、案。(2)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可能发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产生冇毒有害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重点单位与新建项冃,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5工作原则(1)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环境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中长期影响。(2)坚持以人为木。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首要任务,

4、最大程度地避免和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3)坚持统一领导。在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行业、部门的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充分发挥各级政府职能作用,坚持属地为主,实行分级响应。(4)坚持平战结合。积极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充分利用现有专业环境应急救援力

5、量,发挥各类专家作用,整合环境监测网络。引导、鼓励实现一专多能,发挥经过专门培训的环境应急救援力量的作用。2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省突发环境事件M急组织指挥体系由领导机构、综合协调机构、有关类别环境事件专业指挥机构、应急支持保障部门、专家咨询机构、各级领导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组成。2」领导机构对全省行政区域内发生的特别重人、重人突发环境事件,涉及跨市或超出事发地市政府处置能力的较大环境事件,省政府根据工作实际需要,成立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査领导小组(以下简称省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各有关部

6、门按照各口职责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2.2综合协调机构省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为综合协调机构,办公室设在省环保局,负责综合协调和tl常工作。2.3有关类别环境事件专业指挥机构各专业部门按照各白职责做好相关专业领域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2.4应急支持保障部门有关成员单位为应急支持保障部门、按照各H职责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保障工作。2.5各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机构环境应急救援指挥坚持属地为主的原则,事发地的市、县(市、区)政府应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市、县(市、区)政府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机构由地方政府确定

7、,并在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综合协调机构,负责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综合协调和口常工作。2.6专家组专家咨询机构为突发环境事件专家组,参加重要信息研判、参与事故处置和评估的相关工作,为省领导小纽提供决策依据和工作建议。2.7应急救援队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队伍由各相关专业的应急救援力量组成。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队伍由省坏保局、省环境监察总队、省环境监测中心、省坏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舟山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等单位组成。市、县(市、区)成立山环境管理、监察、监测、科研人员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3事件分级按照突

8、发公共事件的严重性、危害程度、涉及范Fit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人突发环境事件(I级)、重大突发环境事件(II级)、较人突发环境事件(III级)和一般突发环境事件(IV级)四级。3.1特别重大突发坏境事件(I级)凡符合下列情形Z—的,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1)发生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垂伤),或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受到严重影响,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