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埕岛东部古近系层序地层及沉积特征研究

渤海湾埕岛东部古近系层序地层及沉积特征研究

ID:46530659

大小:889.5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4

渤海湾埕岛东部古近系层序地层及沉积特征研究_第1页
渤海湾埕岛东部古近系层序地层及沉积特征研究_第2页
渤海湾埕岛东部古近系层序地层及沉积特征研究_第3页
渤海湾埕岛东部古近系层序地层及沉积特征研究_第4页
渤海湾埕岛东部古近系层序地层及沉积特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渤海湾埕岛东部古近系层序地层及沉积特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37卷第2期2010年4月中国地质GEoLoGYINCHINAV01.37,No.2Apr.,2010渤海湾埕岛东部古近系层序地层及沉积特征研究王绍忠1周红科2杨启浩2(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2.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海洋采油厂,山东东营257237)提要:由于埕岛东部古近系油藏主要受岩性控制.油藏隐蔽性强.而层序地层学是确定隐蔽油气藏有利勘探区的一种最好方法.因此在该区开展层序地层学研究非常关键。目前该Ⅸ带勘探程度低,沉积相带、砂体面貌认识不明,为加强该区块勘探开发,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基准面旋同级次的划分,在渤海湾埕岛油田东部

2、古近系较大规模的地层旋回中.识别m构造基准面旋回和长期基准面旋回。将主力层系古近系东营组长期旋同又进一步划分为4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建立了古近系东营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通过研究得出.东营组内部不同的层序(中期旋回)及同一层序的不同部分.在研究区的分布具有不同的特征.其总体的分布均遵循沉积物的体积分配原理。东营组旋回在不同时期沉积体系有所不同.在基准面上升期主要发育较深水湖一浊积扇沉积体系.基准面下降早期发育扇三角洲体系,中期以辫状河三角洲体系为主,晚期则以低弯度河流一冲积平原相体系覆盖全区。以上研究对分析该区油气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指导该区的油气勘探部署有积极意义。

3、关键词:埕岛油田:古近系;层序地层学;旋回;沉积特征中图分类号:P539.2;P534.6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一3657(2010)02—0404—10胜利海上埕岛油田东部地区位于渤海湾西南部的浅海海域.区域构造位置处于埕岛潜山披覆构造带东北部.勘探面积近300km:。该区与渤中坳陷、郯庐断裂带紧邻(图I)。由于其紧邻渤海湾盆地最大的富生油凹陷——渤中凹陷.因而具有形成大中型油气藏的基础。多年勘探已经证实.该区东营组具有一定的储油能力。对埕岛东部古近系来说.虽然有些学者进行过层序地层学和沉积体系研究.但是研究程度不高。全区层序地层格架划分标准和划分方

4、案不统一.对该地区的层序地层特征和层序模式研究不清楚:对沉积相带和砂体面貌尚认识不清.在甩开勘探上缺乏必要的地质依据。为进一步加强该区勘探开发.需要利用钻井、岩心、测井、三维地震剖面和分析化验资料,对古近纪地层展开系统的地层对比.特别是东营组为三角洲沉积。寻找正确的对比方法.精细划分对比地层,建立埕岛地区古近系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根据地质、测井、地震、地球化学、古生物等相标志的综合研究,对不同目标区不同层系建立沉积相模式.分析沉积体系主要类型和分布规律、纵向演变过程、沉积体系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油气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对指导该区的油气勘探部署有重要意义.1高分辨率

5、层序地层学研究1.1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与基准面层序地层学是近年来从地震地层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是根据地震、钻井及露头资料,结合有关的沉积环境及岩相古地理解释.对地层层序格架进行综合解释的学科【”。目前主要有3种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流派:PeterVail为代表的Exxon沉积层序理论。GaJloway(1989)l习成因地层学理论和Cross(1994)【3】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其共性均与事件地层学相关联.并且都是基于岩石地层旋回性以及相对地层格架的测定.主要差别在于旋回之间界面收稿日期:2009一06—28;改回日期:2009—10—26作者简介:王绍忠,男,1

6、971年生,博士生,高级工程师,从事盆地分析、层序地层及沉积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hlail:哪z1423001@163.corn。第37卷第2期王绍忠等:渤海湾埕岛东部古近系层序地层及沉积特征研究405图1埕岛东部Ⅸ域位置Fig.1RegionallociationofeasternChengdaoOilfield的厘定。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层序地层学是确定隐蔽油气藏有利勘探Ⅸ的一种最好方法。由于埕岛东部占近系油藏主要受岩性控制.因此开展层序地层学研究非常关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中.其核心内容是在基准面旋回变化时.由于可容空间与沉积物补给通量的变化.相同沉积体系域

7、或相域中沉积物的保存程度、地层堆积样式、相序、相类型及岩石结构和组合类型也发生变化.其中基准面是变化的直接驱动机制14J。因此,识别地层记录中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进行高精度等时地层对比和建立高分辨率时间一地层格架的关键就是基准面。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所指的基准面.是Cross发展了Wheeler关于基准面的概念.指出基准面是一个相对于地表起伏的、连续的略向盆地倾斜的抽象势能面(图2),反映地球表面沉积作用和侵蚀作朋之问的不平衡程度。1.2基准面旋回的划分与识别基准面虽然是动态的抽象势能面.但可容空间和沉积物补给通量可以通过沉积物体积分配所产生的沉积物保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