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里海盆地S区块盐上层系构造及油气成藏特征

滨里海盆地S区块盐上层系构造及油气成藏特征

ID:46539587

大小:2.06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5

滨里海盆地S区块盐上层系构造及油气成藏特征_第1页
滨里海盆地S区块盐上层系构造及油气成藏特征_第2页
滨里海盆地S区块盐上层系构造及油气成藏特征_第3页
滨里海盆地S区块盐上层系构造及油气成藏特征_第4页
滨里海盆地S区块盐上层系构造及油气成藏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滨里海盆地S区块盐上层系构造及油气成藏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49—-53.2013地质学刊第37卷第l期doi:lO.3969/j.issn.1674-3636.2013.01.49滨里海盆地S区块盐上层系构造及油气成藏特征王馨,单中强,王蕴(中石化华东分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1)摘要:滨里海盆地s区块资源丰富,盐上发现率低。针对盐上构造受盐控制的特点,从盐上断裂特征和构造类型等方面讨论了盐上层系的构造特征;从油源、储盖组合特征以及油气藏的分布及特征等方面分析了盐上层系油气成藏特征;盐上层系的构造特征决定了油气藏的分布,对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有指导意义。

2、关键词:盐上层系;构造特征;成藏特征;s区块;滨里海盆地;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中图分类号:TEl2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636(2013)叭一0049—05O引言滨里海盆地是世界上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预测远景可采储量为130×108t,面积为50×104km2,地跨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联邦2个国家,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西部,约占盆地总面积的4/5,其余部分则属俄罗斯联邦的南部地区(钱桂华,2005)。目前已发现200多个油气田,为哈萨克斯坦主要产油气区,也是俄罗斯的重要产油气区之一。S

3、区块位于滨里海盆地南部阿斯特拉罕一阿克纠宾斯克隆起带和中央坳陷带东部(图1),早二叠世晚期(孔谷期),滨里海盆地沉积了一套巨厚的盐岩地层。早二叠世孑L谷期末,滨里海盆地开始整体沉降,来自周缘山系、地台上的碎屑物质堆积形成巨厚的中生代、新生代碎屑岩沉积。快速沉积产生的重力作用,引起早二叠世孔谷期盐岩的塑性流动变形上拱,形成了许多与盐有关的背斜、断鼻、断块等盐构造。至中生代,伴随盐丘的上拱,产生了若干具同沉积性质的盐问盆地(图2)。期间,盆地整体又发生多次升降活动,经历剥蚀和沉积缺失,存在多个不整合面,第三纪时盆地

4、整体下降,第三系基本覆盖整个盆地。因此,分析总结其盐上层系构造及油气成藏特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为今后的勘探提供地质依据。1盐上层系的构造特征1.1盐上层系的断裂特征从s区块构造演化史和不同层系现今断裂分布的分析可知,区块盐上地层普遍发育拉张性正断层,分布零星且局限,呈北东向,断裂延伸3—8km。对油气的运移与聚集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晚三叠世时盐体发生了首次大规模上拱作用,从而导致早侏罗世底界面上断裂发育广泛,多形成具拉张陛质的正断层,断层发育,呈放射状伸展(徐传会等,2007),受控于盐丘,断裂延伸2~6k

5、m,且此时发育的断裂也多处于活动期,若有油气通过,断层可对油气起到较好的垂向运移作用。早侏罗世发育的断裂也为油气进人中侏罗世储层,进而聚集成藏创造了有利的通道条件。晚侏罗世时盐体发生第二次大规模上拱作用,导致部分早侏罗世就已开始发育的断裂,在早白垩世继续处于活动期,而部分断裂进人静止期和裂缝闭合后期(多形成中侏罗世的油气聚集),该时期的断裂对油气运聚起到输导和封闭两种不同的作用。几次大规模的盐构造活动中,侏罗纪及其之前所发育的大量断层对盐上形成含油层系具有一定贡献,此后发育的断层多为通天断层,对油气的聚集和成藏

6、起破坏性作用。断裂为s区块盐上层系地层油收稿日期:2012—05—25;修回日期:2012一06一18;编辑:侯鹏飞作者简介:王馨(1985一),女,助理工程师,资源勘探专业,主要从事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工作,E—mail:szqcup68@163.com50地质学刊2013年3月深度阳)2o()040006O()()8O()010000200002200024000巨刍断圈盐国碎雷碳圈盆A南西图1滨里海盆地构造单元划分示意图及研究区位置图A北东主要是碎屑岩.褶皱带匠圊中元古一早.吁生代团中石炭统花岗岩[五]古生代

7、叵团中石炭统一下二叠统阿赛尔阶基岩旺口中卜泥盆统圆孔谷阶太古代一j’元i’i代眄i]泥盆一F石炭统圆上_二叠统一新生代中元l{I‘代下部医]中下石炭统图2滨里海盆地地质剖面图(剖面位置如图1所示)气运移通道之一。1.2盐上层系的构造类型资料表明:孔谷阶盐在三叠纪期间活动性增大,并在周边的历次碰撞事件中反复发生活动。盐丘构造在盆地的整个中一新生代期间持续生长。根据其变形机制,盐构造可划分为4类:与垂向挤压(刺穿)有关的披覆构造,与侧向挤压(靠近碰撞带的地区)有关的背斜构造,由于不均衡的重力负荷形成的盐流动构造,在

8、与沉降相关的侧向伸展作用条件下形成的底辟构造(盐丘)(伊万等,2007)。由于盐囫口囡团田}uf盐酸碳(燧“手岩页岩盐相层墙酸地第37卷王馨等:滨里海盆地s区块盐上层系构造及油气成藏特征51的构造活动始终伴随着盐上层系的沉积过程,在盐上层系中形成了形形色色与盐丘构造相关的圈闭。按照构造所处的盐岩位置,将S区块盐上层系构造分为3个大类:(1)盐丘上部构造;(2)盐檐构造;(3)盐问构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