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力資本投資-以工哺農的戰略路徑選擇

農村人力資本投資-以工哺農的戰略路徑選擇

ID:46557279

大小:57.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1-25

農村人力資本投資-以工哺農的戰略路徑選擇_第1页
農村人力資本投資-以工哺農的戰略路徑選擇_第2页
農村人力資本投資-以工哺農的戰略路徑選擇_第3页
農村人力資本投資-以工哺農的戰略路徑選擇_第4页
農村人力資本投資-以工哺農的戰略路徑選擇_第5页
资源描述:

《農村人力資本投資-以工哺農的戰略路徑選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農村人力資本投資:以工哺農的戰略路徑選擇摘要:在中國已經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的背景下,實施工業反哺農業戰略具有客觀必然性,反哺的路徑有多種選擇,其中加強對農村人力資本投資的智力反哺是一種造血型反哺,對於促進勞動力轉移,有效增加農民收入,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步伐,均具有決定性和建設性意義。以人力資本投資“反哺”農村和農民,主要應以農村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和健康作為工業反哺農業的核心內容關鍵詞:工業反哺農業;人力資本投資;農民收入分類號:F32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2972(2007)02-0047-06一、工業反哺農業

2、的內涵和目標工業反哺農業,是對工業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工農關系、城鄉關系變化特征的一種概括,是經濟發展過程中必須遵循的一般規律,也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一條國際經驗。[1]工業反哺農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工業反哺農業僅指工業對農業本身的反哺,是在産業結構調整過程中,實現産業之間的相互協調與共同發展。廣義的工業反哺農業是指非農產業和城市對農業、農村和農民的支持。就我國農村、農業經濟的現狀,城鄉、工農差距而言,現階段工業反哺農業應該是廣義的工業反哺農業工業反哺農業的最終目標,從農民的角度看,是增加農民的收入。“三農”問題中的農民問題之所

3、以成為問題,根本的原因在於農民窮。無論是取消農業稅、實施種糧補貼,還是在農村建立社會保障體系以降低農民務農種糧的風險,抑或是通過提高存量農民的文化、技術素質和農民子弟的文化水平,以促進農民向城鎮轉移而減少農民,其目標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增加農民收入。[2]因此,反哺農民的實際目標在於提髙農民收入,實現共同富裕。從農業的角度來看,工業反哺農業的根本目標在於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通過工業反哺農業,提髙農業生產力,使農民的生産要素(勞動力、資金、土地等)投入到農業的各個領域時,能夠獲取與非農集團所擁有要素等同的收益,使農業生產至少

4、獲得社會平均利潤(程漱蘭,1999),實現“等量要素獲取等量收益”和要素向農業的正常流入而不是淨流出,保障農産品的正常有效供給,實現糧食安全二、我國工業化進程中對農村人力資本的剝奪在中國,工業反哺農業具有特殊的歷史背景。新中國成立後,為瞭快速發展經濟,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主要依靠農業提供的積累,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自建國至今,工業對農業的明顯剝奪主要有以下三次:即1955年的髙級社階段和隨之而來的人民公社化階段,全面無償地剝奪瞭農民的生產資料、生活資料;從1950年到1990年國傢實行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政策,據估計,在

5、1952到1990年間,農業資金淨流出量為10000億元,平均每年約為250億,大致為國內積累量的22.4%(牛若峰,1997);從改革開放到現在的20多年裡,國傢通過對農地的征用,從農民那裡集中的資金超過大約2萬億元。上述三次較明顯的工業對農業的剝奪引起瞭人們的廣泛關註。但貫穿這三次剝奪始終的尚有另外一項對工農業發展和城鄉關系產生重大影響的“剝奪”,卻遠未引起人們的普遍關註,即在工業發展過程中對農村人力資本的剝奪。這一剝奪主要表現為農村人力資本的淨流出態勢。該態勢具體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農村人力資本的顯性流失,大量農村人口(年齡相

6、對較輕、知識文化水平較高)從西部、中部地區流向東南沿海一帶發達省市,從事非農工作;二是隱性流失,農民和當地政府進行人力資本投資所培養出來的大學生絕大部分不再回流到農村,這其中也包括建國以來農業院校培養的大中專畢業生,農村人力資本外流的態勢又因城鄉隔離的就業政策和不合理的戶籍制度而加劇。對農村人力資本的剝奪,在經濟發展更依賴於科學知識與技術進步的年代,不亞於以上所提到的三次剝奪,因而很大程度上限制瞭農村經濟的發展,進一步擴大瞭城鄉收入差距從理論上講,人類文明已經歷瞭以土地和人力為基礎的農業經濟形態,以機器和資本為基礎的工業經濟形態。

7、在新的世紀,人類文明正在邁向以知識和信息為基礎的知識經濟形態。不同經濟形態的生產力對資源的需求和依賴程度不同。在知識經濟中,以知識為基礎的產業逐步上升為社會的主導產業。技術密集、智力密集產業的就業比重顯著上升,就業機會傾向於智力密集的群體,經濟的分配也主要以對知識的占有量為基礎。人力資本己成為最重要的戰略要素,其數量和質量是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然而,我國廣大的農村仍然處於農業經濟形態,要使農村擺脫貧困,必須促使其經濟形態發生轉變。實現其經濟形態轉變的唯一途徑是加大農村人力資本投資。人力資本是知識資本的重要內容,現代教育是

8、生產人力資本和實現其經濟價值的主要手段,沒有現代教育就不能實現人力資本,就沒有現代農業的存在和發展,也就沒有現代經濟的基礎。因此,要使農村應對WTO,走出困境,走向現代化,其關鍵問題是加大農村人力資本投資,增加農村人力資本存量,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